-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银(bái yín)的意思:指用来购买商品或支付债务的银钱。
白雀(bái què)的意思:指品质纯净、高尚无瑕的人或事物。
白旗(bái qí)的意思:指投降、认输的意思。
白虎(bái hǔ)的意思:指人的脾气凶猛、暴躁,形容人凶恶狠毒。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成康(chéng kā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身体健康,心境愉快,精神焕发。
得知(dé zhī)的意思:获得了某个消息或信息。
帝廷(dì tíng)的意思:指帝王的庭院,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地方。
方色(fāng sè)的意思:指人的容貌、面色。
国门(guó mén)的意思:指国家的边境或国界。
韩白(hán bái)的意思:形容人的才华出众,非常聪明。
河西(hé xī)的意思:指相隔很远,相距甚远。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距离很远,难以联系或接触。
戟枝(jǐ zhī)的意思:指军队中的矛和长枪。比喻武力、武装。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门长(mén cháng)的意思:指人家庭富裕,门庭热闹。
三旌(sān jīng)的意思:指三个标志,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声望、地位或荣誉。
三戟(sān jǐ)的意思:指战争中的三种战术手段或兵器。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升遐(shēng xiá)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身份得到提升或升迁。
五方(wǔ fāng)的意思:五个方向,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仪形(yí xíng)的意思:形态端庄,举止得体,有礼貌。
争得(zhēng de)的意思:通过争取而获得某种东西或地位。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五方色(wǔ fāng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多彩。
- 鉴赏
这首诗以“白银枪悬太白旗,白虎三旌三戟枝”开篇,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战争场景,银光闪闪的枪矛与飘扬的旗帜形成鲜明对比,白虎三旌三戟枝则象征着军队的威严与力量。接着,“五方色中白为上,不是我王争得知”,诗人巧妙地将颜色与权力联系起来,强调了君主的至高无上。
“楼成白璧耸仪形,蜀地求才赞圣明”,这两句赞美了建筑的雄伟和君主的英明,白璧高楼不仅展示了建筑艺术的成就,也象征着君主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国家治理的智慧。然而,“自从汤帝升遐后,白雀无因宿帝廷”,诗人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最后,“今来降瑞报成康,果见河西再册王。韩白满朝谋似雨,国门长镇在燉煌”,诗人以“降瑞”、“再册王”等词语,预示着国家将迎来新的繁荣与稳定,同时也暗示了朝堂内外的谋略与决策如同春雨般密集,而国门长镇在燉煌,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全的重视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建筑、历史、政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