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别意(bié yì)的意思:不同寻常的意思或含义
师匠(shī jiàng)的意思:师匠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高超技艺和丰富经验的师傅或老师。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贪痴(tān chī)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迷恋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贪瞋(tān chēn)的意思:指人贪婪而嫉妒,心生怨恨。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悟理(wù lǐ)的意思:理解道理、领悟道理
无烦(wú fán)的意思:没有烦恼,无忧无虑
心王(xīn wáng)的意思:心中的王者,指内心强大、坚定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贪瞋痴(tān chēn chī)的意思:形容人贪婪、暴怒、迷恋等情绪过于强烈,失去理智。
- 注释
- 展脚:伸展腿部,形容舒适地休息。
悟理:领悟真理或道理。
贪瞋痴:贪婪、愤怒和痴迷,佛教中的三毒。
世尊儿:佛教中对修行有成者的尊称,如佛陀。
心王:佛教术语,指主宰心灵的本性或意识。
- 翻译
- 醒来伸展身体再入睡,领悟道理后开始提笔作诗。
诗中没有特别的深意,只是劝诫人们要摆脱贪婪和愚痴。
如果能彻底消除贪婪、愤怒和痴迷,那么就成为了世间尊者般的人物。
不必向老师或工匠询问,内心主宰应该自己明白这个道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二十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佛教色彩浓厚的禅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与智慧的理解。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睡眠时不受外界干扰,醒来时则是以一种清晰的心态去思考和创作。这不仅体现了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也反映出诗人追求内在智慧与精神修养的态度。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即通过诗歌来警示和劝诫人们摒弃贪欲、瞋恚(即愤怒)和痴迷。这些都是佛教中的三毒,是阻碍人达到解脱与觉悟的主要障碍。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这句表明一旦这三种心境得以彻底清除,便能达到如同佛祖子孙般的高尚境界,这里所说的“世尊”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即佛教中的觉者。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最后两句则强调了内在智慧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对于修行之道,不需要过度依赖外界的指导或权威,每个人都应当通过自己的内省来认识真理,这里的“心王”指的是内心的主宰,即自我。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与智慧追求的理解和见解。它既是对个人修持的一种倡导,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之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
无才经世,甘蒿莱埋没,漫嗟髀肉。
森木鸣蝉方竞响,蛰羽自潜幽独。
岁月蜉蝣,浮华蚁蠓,难待黄粱熟。
人情勘透,无须遥集悲哭。
向时万紫千红,玉仙洪福。锦簇花团局。
几度秋风秋雨后,剩此霜松雪竹。
蟪蛄朝菌,荣枯一瞬,惹得愁千斛。
勿来饶舌,蒲团一睡应足。
花发沁园春.榕村小隐图
盥足红泉,劖心白石,几年归隐幽谷。
龛山对牖,渠水穿阶,点染万重乔木。
萱花无恙,先制就、莱衣褶幅。
最好是、荷锸而耕,早收莲稻十斛。风静榕阴昵语。
忆解组潇湘,栗里辞禄。
接䍦倒著,块垒填胸,漫问世间蕉鹿。
金龟换酒,记取胜游宜续。休孤负。
一卷长沙,贾生无限歌哭。
满江红·其一题盛吟皋先生词集
大著皇皇,直令我、小儒桥舌。
因想像、丰标高雅,襟怀澹泊。
归隐醉倾郫井酒,宦游曾踏匡庐雪。
把河山、笔底一齐收,奚囊阔。凭吊古,音昂激。
悲恸世,声呜咽。写悼亡哀句,调尤凄绝。
人老方知情更笃,意真乃见词亲切。
漫誉扬、咳唾是珠玑,心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