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其二》
《点绛唇·其二》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别后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雁书空寄。

归梦东里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凝情际。

雨襟烟袂。都是黄花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东里(dōng lǐ)的意思: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分襟(fēn jīn)的意思:形容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凝情(níng qíng)的意思:凝聚情感,表达深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书空(shū kōng)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少或没有。

雁书(yàn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鉴赏

这首宋词《点绛唇·其二》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离别后的凄清景象和思念之情。"别后长亭",以长亭作为离别的象征,暗示了主人公与亲友的分别,"翠芜寂寞分襟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内心的孤寂。"雁书空寄",借雁南飞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期盼与无法传递的书信,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归梦频东里",梦境中频繁回到故乡,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一曲秋风",秋风带起哀愁,仿佛能传达出陶渊明般的隐逸之志,暗含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凝情际",凝聚的情感在这一刻达到高潮,"雨襟烟袂"描绘了词人湿润的眼泪打湿衣襟,形象地展示了内心悲苦。最后以"都是黄花泪"收尾,黄花象征着秋天的落寞和凋零,泪水与黄花相映,更显凄凉,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深切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怀念。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其一

谁种筼筜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

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0)

七星坛

十年客梦忆南徐,玉案曾看绿篆书。

今日星坛香一瓣,恍如身再到冲虚。

(0)

南禅寺

老榕挹翠拂双垣,流水相通郭外村。

一竹便堪胜谓亩,千花应不羡桃源。

渔樵小径斜通市,鸡犬谁家半掩门。

最好风光孤坐处,亭亭海月破黄昏。

(0)

赠祝大夫令人

三十年来访道场,骊珠夺得是寻常。

今日倚松重借问,摩尼从此转晶光。

(0)

闰老求席因以戏之

百丈曾于堂上卷,赵州只向日中铺。

赠师七尺高低具,尚打当年鼓笛无。

(0)

用韵奉赠巢云兄

南有雪峰北赵州,横担拄杖遍曾游。

四方丛席闹如市,几个衲僧真到头。

万里山川困行李,三冬文史费膏油。

何如了事巢云老,解打湍流水上毬。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