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分(ān fèn)的意思:指心地安定,不贪图外物,不好高骛远,安于现状。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分守(fēn shǒu)的意思:分散守卫,各自守护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名画(míng huà)的意思:指非常出色的、有名的画作。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前世(qián shì)的意思:前世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尤指前世的因果报应。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乡梦(xiāng mèng)的意思:指对故乡的思念和憧憬之情。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依人(yī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完全依赖另一个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谀墓(yú mù)的意思:指奉承死者或向死者表示敬意。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一)》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对比常鳞与世态炎凉,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联“常鳞安分守泥沙,身外浮名画足蛇”,以“常鳞”自比,比喻自己如同普通的鱼儿,安于现状,坚守平凡的生活,不追求身外之物的虚名。这里以“守泥沙”和“画足蛇”形象地描绘了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颔联“抛去岁华轻似瓦,攒来乡梦乱如麻”,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思乡之情的感慨。将“岁华”比作轻飘飘的瓦片,暗示岁月易逝,青春不再;而“乡梦”则如乱麻般纷繁复杂,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难以排遣的情感。
颈联“云山行脚疑前世,贫贱依人感故家”,诗人想象自己在云山间行走,仿佛是前世的轮回,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思绪。同时,对贫贱时依靠他人的情景感到感慨,既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有对当下处境的反思。
尾联“谀墓无金猵獭笑,不须胠箧避刘叉”,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讽刺。这里的“谀墓”指谄媚死者,“金猵獭笑”比喻那些在死者面前献媚的人被嘲笑,“不须胠箧避刘叉”则是说不必担心像刘叉那样因贪财而受到指责,暗含对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现象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