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济宁二首·其二》
《过济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柳雪惊风白飐,桃霞逐浪红流。

明日扁舟何处,计程应到徐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徐州(xú zhōu)的意思:徐州之鹿是指徐州的鹿,比喻在某一特定环境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或特权地位而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济宁时所见的春日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流动之美。

首句“柳雪惊风白飐”,以“柳雪”比喻初春时节柳树上尚未完全褪去的白色花絮,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被春风惊醒的雪花在空中飘舞。这里的“白飐”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轻摆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次句“桃霞逐浪红流”,则转向了另一幅画面,桃花如霞般绽放于水面之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流动,宛如一片片燃烧的红云在水面上跳跃。这句诗通过“逐浪”和“红流”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桃花在春水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明日扁舟何处,计程应到徐州”,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他想象着明日乘舟前行,不知会停泊在何方,但可以预见的是,按照行程,他应该会抵达徐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自由与未知的好奇,也暗含了对远方目的地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送曹元孝监河之徐州二首·其二

石閤延春望,洪舠送酒须。

断蛇荒泽徙,戏马旧台芜。

碧树通江徼,苍烟接海隅。

三山不可见,休更问蓬壶。

(0)

出黄山村遇霍子闻郡守章柳庵将至灵岩喜而有作

路转黄山店,人逢霍茂才。

传呼寺僧出,五马欲东来。

野水村村响,岩芳树树开。

浪游双屐齿,沾湿破苍苔。

(0)

五月七日陪李刘二侍御游宴尹亭

不到北湖久,重来莲叶青。

水香还落照,山色自孤亭。

竹隐尚书榻,窗悬柱史星。

回舟忽已晚,波上月冥冥。

(0)

泰陵供事述感五章·其一

陵墓三年道,重来七月期。

山河不改色,霜露只增悲。

世想钦明德,人传顾命辞。

九龄如帝与,端可致雍熙。

(0)

临高台为谢内史题观日图时内史将省母归馀姚

临高台,望三山,曜灵出海光以斓。浴咸池,登扶桑。

羲和总绥,六龙服箱。回精白云舍,流采黄金堂。

金堂客子及秋返,云舍萱花凌雪芳。

临高台,心不及。

朝怀亲兮夕怀国,却到江南望江北。

(0)

入罐石口四首·其三

西登罐石口,鸟道不盈尺。

连山树如绣,云中日将夕。

不闻樵采音,但见虎行迹。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