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雪惊风白飐,桃霞逐浪红流。
《过济宁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济宁时所见的春日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流动之美。
首句“柳雪惊风白飐”,以“柳雪”比喻初春时节柳树上尚未完全褪去的白色花絮,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被春风惊醒的雪花在空中飘舞。这里的“白飐”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轻摆的姿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次句“桃霞逐浪红流”,则转向了另一幅画面,桃花如霞般绽放于水面之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流动,宛如一片片燃烧的红云在水面上跳跃。这句诗通过“逐浪”和“红流”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桃花在春水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活力。
后两句“明日扁舟何处,计程应到徐州”,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他想象着明日乘舟前行,不知会停泊在何方,但可以预见的是,按照行程,他应该会抵达徐州。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自由与未知的好奇,也暗含了对远方目的地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临高台为谢内史题观日图时内史将省母归馀姚
临高台,望三山,曜灵出海光以斓。浴咸池,登扶桑。
羲和总绥,六龙服箱。回精白云舍,流采黄金堂。
金堂客子及秋返,云舍萱花凌雪芳。
临高台,心不及。
朝怀亲兮夕怀国,却到江南望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