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应心似水,不复口如碑。
《智岸将往钱塘索妙乐庵诗勉此为句》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名为《智岸将往钱塘索妙乐庵诗勉此为句》。诗中以杨处士与岸禅师的转变作为引子,探讨了懒散与熙怡、心如止水与口如碑的对比,以及在这样的状态下,内心是否真正安定,以及这种状态如何被他人理解。
首联“向来杨处士,今作岸禅师。”点明了人物的转变,从世俗的杨处士变为修行的岸禅师,暗示了个人精神层面的升华。
颔联“懒散元非我,熙怡竟有谁。”通过对比“懒散”与“熙怡”,表达了对内心状态的反思。懒散并非真正的自我,而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却难以被他人完全理解或体会。
颈联“长应心似水,不复口如碑。”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如同流水般自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固执地坚守某种观点或言论,体现了修行后的内心变化。
尾联“此处真安稳,何人妙得知。”总结了诗的主题,指出这种内心的安定与平和是真实的,但其微妙之处可能只有自己才能深刻体会,表达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独特性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精神转变的描绘,探讨了内在平静与外界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独特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