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禁 中 法 会 应 制 唐 /广 宣 天 上 万 年 枝 ,人 间 不 可 窥 。道 场 三 教 会 ,心 地 百 王 期 。侍 读 沾 恩 早 ,传 香 驻 日 迟 。在 筵 还 向 道 ,通 籍 许 言 诗 。空 愧 陪 仙 列 ,何 阶 答 圣 慈 。从 今 精 至 理 ,长 愿 契 无 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王(bǎi w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强大、无敌的力量。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传香(chuán xiāng)的意思:传递香气,形容好的品德或美德可以传播开来。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教会(jiào huì)的意思:指教导、启发他人,使其明白事理或学到知识。
精至(jīng zhì)的意思:非常精细、完美无缺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教(sān jiào)的意思:三教指佛教、道教和儒教三种主要的宗教信仰。也用来指代各种宗教信仰。
圣慈(shèng cí)的意思:指极为仁慈和慈爱的行为或态度。
侍读(shì dú)的意思:指辅佐君主、侍奉贵族的读书人员。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通籍(tōng jí)的意思:通籍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都能够获得公民身份。
万年(wàn nián)的意思:长时间,永远。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向道(xiàng dào)的意思:指遵循正确的道路或准则,追求正义和道德。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沾恩(zhān ēn)的意思:受到恩惠或帮助,感激并心存感恩之情。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驻日(zhù rì)的意思:停留在日本,指在外国工作或居住。
万年枝(wàn nián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未发展或改变,一成不变。
- 翻译
- 天上的万年古树枝叶繁茂,人间难以窥见其全貌。
道场上汇集了三教的盛会,心灵的深处期待着百王的共期。
早年蒙受侍读的恩泽,传递香火的日子却缓慢流逝。
在宴席上依旧向往着道的境界,有了官籍身份才允许言说诗歌。
徒然惭愧于陪伴在仙人之列,如何才能报答君王的圣明与慈悲。
从今以后精研至高真理,永远祈愿契合于无为的境界。
- 注释
- 天上:天界,指超脱世俗的高尚之地。
万年枝:比喻历史悠久、生命力持久的树木或皇族传承。
人间:尘世,普通人居住的世界。
不可窥:无法全面观看或理解。
道场:宗教修行或讲经的场所。
三教:儒、释、道三家学说的合称。
心地:内心,心灵的深处。
百王期:期待众多君主的时期,也可能指广泛受到尊崇的期望。
侍读:古代官职,负责为帝王读书解义。
沾恩:蒙受恩惠。
早:时间上的提前。
传香:传递香火,比喻继承或传播信仰、文化等。
在筵:参加宴会。
向道:向往、追求道的境界。
通籍:登记入仕,指成为官员。
言诗:有资格作诗或以诗言志。
空愧:空自惭愧。
陪仙列:陪伴在仙人、高人之中。
何阶:凭什么,如何能够。
从今:从现在开始。
精至理:深入研究最高的道理或真理。
长愿:长久的愿望。
契无为:契合于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境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广宣所作的《禁中法会应制》。从这短小的片段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宗教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天上万年枝,人间不可窥。"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之物的向往,这里的“万年枝”象征着长存不朽,与人间短暂的生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愿望。
"道场三教会,心地百王期。"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宗教仪式或哲学思想交流的盛况,其中“道场”指的是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举行的地方,“三教会”表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而“心地百王期”可能是指通过内心的修炼与追求,达到像古圣先贤那样的崇高境界。
"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教诲的尊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侍读”可能是指在师长或圣贤的教导下学习,“沾恩”即因此而受到恩惠;“传香驻日迟”则是形容时间因美好的经历而变得悠长。
"在筵还向道,通籍许言诗。" 这两句中,“在筵”可能指的是席地而坐的学习或思考状态,“还向道”是指返回到正道或正确的路径;“通籍许言诗”则表明了对于知识和文学创作的开放态度,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
"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 这两句中,“空愧”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情,觉得自己不足以与“仙列”相比;“何阶答圣慈”则是在询问如何才能回报圣人的恩惠。
"从今精至理,长愿契无为。" 这两句是诗人对于未来修行的决心。“精至理”意味着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长愿契无为”则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然、顺应天道而不强求的人生态度。
整体看来,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个人修养与宗教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提升和自我完善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书怀
阿婆三五华年,你那曾东涂西抹。
今朝只是,作腔装势,向谁喧聒。
明认鹓雏,犹将腐鼠,公然么喝。
又谁知有了,秃笔破砚,许大的,穷家活。
一自閒堕落。便几年、雪侵华发。
丝萝风致,夜邀山鬼,烛余空跋。
明月长江,清阴名岳,记曾簪笔。
思从兹更弃,老妻弱息,问吴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