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陈蕃传》
《读陈蕃传》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得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fānchuán
sòng / yángwàn

zhònggāotánzhuàngzāibáitóulángbèizhīkānāi

wǎngjiàoshìchéntiānxiàcéngsǎo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得来(de lái)的意思:指得到、获得。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举高(jǔ gāo)的意思:举起高高的,比喻表扬或赞美。

狼狈(láng bèi)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困窘不堪的样子。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枉教(wǎng jiào)的意思:白白地教导或劝告,形容劝告的话没有起到作用。

注释
仲举:指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家。
高谈:高深的谈论,指学问上的宏论。
壮哉:豪壮啊,表示赞叹。
白头:指年老的头发,象征岁月。
狼狈:形容处境困难或不得志。
只堪哀: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枉教:白白地教诲。
一室:一间屋子,这里比喻学问。
尘如积:灰尘堆积,比喻积累的知识。
何曾:哪里曾经,表示否定。
扫得来:清理干净,比喻彻底掌握。
翻译
郑玄先生高谈阔论真是豪迈啊,
满头白发却困顿狼狈只能让人感叹悲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读陈蕃传》。诗中通过对唐代宰相陈蕃的一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人才难以被世人认知和重用的感慨。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这两句诗描绘出陈蕃年轻时才华横溢、谈论大事时的英姿飒爽,以及到了晚年仍然不得志、狼狈不堪的情形。"仲举"指的是年轻时便被推举为官,"高谈"则是他的雄辩才华得以施展。而"白头狼狈"则写出了他老年时的凄凉景象,尽管如此,仍旧不失其壮志,只能令人感到悲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这两句诗意在通过陈蕃家中尘积成堆的情形,隐喻他的学问和才华无人赏识,就像这些积尘一样难以清扫干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陈蕃一生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同情,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间冲突的无奈。同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思想,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隐晦批评。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晚晴独酌二首

冷落杯盘下箸稀,今年淮白较来迟。
异乡黄雀真无价,稍暖琼酥不得时。

(0)

圩田二首

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行到秋苗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0)

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

诏许诗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晋徐州。
炉边肠谷日长昼,琖底醉乡天不秋。
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
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0)

脕归遇雨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0)

问月二首

月色幸自好,元无半点云。
移床来一看,云月两昏昏。

(0)

乌祈酒二首

入到严州不识田,一江两岸万青山。
乌祈酒味君休问,费尽江波卖尽钱。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