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周所作的《枇杷》。沈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枇杷的形态与味道,赋予了枇杷一种独特的魅力。
“谁铸黄金三百丸”,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枇杷比作黄金铸成的三百颗小球,形象地展现了枇杷金黄诱人的色泽。接着,“弹胎微湿露漙漙”一句,通过描述枇杷表面微湿、露珠点点的状态,进一步突出了枇杷新鲜、水润的特点,仿佛能感受到其清甜的汁液。
“从今抵鹊何消玉”,这句话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枇杷与玉相比,表达了对枇杷品质的赞美。同时,“抵鹊”一词,既指出了枇杷的珍贵,也暗示了品尝枇杷时的满足感,如同得到珍宝一般。
最后,“更有饧浆沁齿寒”一句,诗人通过描述品尝后口中留有的甘甜与清凉,不仅表现了枇杷独特的风味,还暗示了其能够带来身心愉悦的效果。整首诗通过对枇杷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好,更传达了诗人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江城春晚,正海棠临水,嫣然幽独。
秀色天姿真富贵,何必金盘华屋。
月下无人,雨中有泪,绝艳仍清淑。
丰肌得酒,嫩红微透轻縠。
晓日雾霭林深,佳人春睡思,朦胧初足。
笑出疏篱,端可厌,桃李漫山粗俗。
衔子飞来,鸿鹄何在,千里移西蜀。
明朝酒醒,乱红那忍轻触。
九日分韵得去字
昔从招提游,岸柳擘新絮。
那知再到时,叶落满庭署。
争如青青松,寒暑了不与。
古干屈龙蛇,依然旧游处。
触物转多时,何以消百虑。
陶潜早解此,撒手赋归去。
纷纷世俗流,何用苦欢饫。
试问皎然师,茶香得谁助。
萤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