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褒 禅 山 有 于 湖 所 题 宝 塔 二 字 宋 /李 繁 昌 路 入 乱 云 堆 ,僧 房 四 面 开 。龟 泉 半 泥 滓 ,龙 洞 已 尘 埃 。潄 竹 浑 忘 醉 ,穿 花 浪 费 才 。何 人 题 宝 塔 ,千 载 仰 崔 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塔(bǎo tǎ)的意思:宝塔是指古代寺庙或宫殿中的高塔,也用来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博大的智慧。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费才(fèi cái)的意思:费尽心思,耗费大量的才智。
浪费(làng fèi)的意思:指不节约使用资源或时间,造成资源或时间的浪费。
龙洞(lóng dòng)的意思:指具有深远历史或传奇色彩的地方。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泥滓(ní zǐ)的意思:指泥土、污泥等脏东西。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 注释
- 路:道路。
乱云堆:乱云缭绕的地方。
僧房:僧人的住所。
开:展开,周围分布。
龟泉:地名,可能指有龟形泉池的地方。
半泥滓:大半被泥土覆盖。
龙洞:传说中的龙居住的洞穴。
尘埃:灰尘。
漱竹:在竹林中漱口。
浑忘醉:完全忘记醉意。
穿花:穿过花丛。
浪费才:感觉才华被浪费。
何人:不知何人。
题宝塔:在宝塔上题字。
千载:千年。
崔嵬: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 翻译
- 道路深入乱云之中,僧房环绕四周展开。
龟泉混杂着泥土,龙洞积满尘埃。
在竹林中漱口仿佛忘了醉意,穿过花丛却觉得浪费了才华。
谁在那宝塔上题字,千百年来人们仰望它巍峨耸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僧房四周环绕着云雾,环境幽静而自然的氛围。"龟泉半泥滓"和"龙洞已尘埃"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以及自然景观与人间世界相比显得更加长存。诗中还通过"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艺术创作的投入态度。
最后一句"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某位高僧所立宝塔的赞美之情,以及这种建筑奇迹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令人敬仰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与崇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路难七首·其二
君不见草木荣复彫,青青摧折风霜朝。
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猋。
贵贱寿夭百年殊,死者前后孰可逃。
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
莫令閒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
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
令人及此意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
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
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
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
经诵有时閒,了了见山翠。
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
云卧复何为,冰弦写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
身寄孤鹤巢,梦如幽兰气。
夜分气候白,隐隐月初至。
阳涧澹空明,阴林破深邃。
久怀缁锡邻,颇与云山契。
章甫如可投,期君访灵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