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危频下马,溪断不逢桥。
板屋居何陋,蒲蛮习更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永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
首句“疏雨未滑道”,轻柔的雨滴并未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暗示着天气虽有小雨,但对行路并无太大影响。接着“秋风随使轺”一句,秋风伴随着使轺(古代官员出行的车马)而来,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磴危频下马,溪断不逢桥”两句,直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水流的湍急。诗人多次不得不下马步行,因为溪流断绝,无法找到桥梁过河,体现了旅途的艰难。
“板屋居何陋,蒲蛮习更骄”则转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观察。板屋简陋,但居住其中的人们却展现出一种骄傲的态度,可能是因为他们适应了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或是对自身文化的自豪。
最后,“暝投孤馆宿,寂寞听邻箫”描绘了诗人夜宿在一处孤独的旅店中,周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邻近传来的箫声。这一场景既表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观察与思考。
驱车车郊道,黍稷何薿薿。
秋来风雨时,款达方靡已。
岁功虽未收,农欢已在耳。
停骖暂借问,野老见客起。
夏旱萦圣心,殷忧禹汤似。
郊野得沛泽,至诚良可恃。
行观晚稼登,玉粒走万轨。
饥岁逢有秋,岂独农人喜。
窗下青石盆,其方尺有咫。
蓄以小游鱼,盛以清泠水。
萧斋薄醉余,寂寂凭栏视。
俄从竹篱根,斗出南柯蚁。
始则互牴牾,继见一披靡。
前者逃仓皇,后者追不止。
攀援复争逐,共落石盆里。
幸而阵风来,吹堕桃花蕊。
二蚁附蕊上,浮沈如有恃。
一勺碧纹轻,在蚁沧浪似。
一瓣落英飘,在蚁舴艨拟。
因思湖海间,从古争不已。
才见降帆出,又闻战舰驶。
南渡暂偏安,北征甘誓死。
叱咤海风生,冲突银涛起。
谅在天视之,亦犹此盆耳。
弱龄诵古策,意本嗜韩诗。
《外传》数万言,逸事赅信疑。
昔者仲尼徒,一本乃百支。
祖龙炀为烟,遗老伏余黎。
汉兴稍收拾,厥初人异师。
师异虽纷纭,渊源各能持。
太傅尤卓然,方当文景时。
黄老芥青紫,抱经如不知。
下马肃修容,再拜三间祠。
陟彼授经台,低徊步难移。
《小宛》之四章,慨彼日月斯。
太傅阐其旨,切切作箴规。
苟能日益慎,完如金城基。
六语奥而简,夙昔服膺之。
修能迄无谓,出门颜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