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浅(bǎ qiǎn)的意思:形容对事物的认识或了解浅薄,缺乏深入思考和理解。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防(bù fáng)的意思:不预防,不防备。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过忧(guò yōu)的意思:消除忧虑,度过困难时期
角战(jiǎo zhàn)的意思:指两人或两派势力进行激烈的争斗或斗争。
山樵(shān qiáo)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比喻勤劳朴实的人。
蜗牛(wō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慢、进展缓慢的人或事物。
战蜗(zhàn wō)的意思:指小虾米,形容实力薄弱、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翻译
- 不必担心秋天的来临会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山中的樵夫也会如此忧虑呢。
我告诉你们,你们怎能理解这种心境?只知道像蜗牛一样在两个角上争斗。
- 注释
- 浅:表面的,肤浅的。
秋:秋天。
底事:何事,为何。
山樵:山中砍柴的人。
过忧:过分忧虑。
诸公:各位,大家。
那解:怎能理解。
两角战蜗牛:像蜗牛一样在两个角上争斗,比喻无谓的争执。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杜监簿(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中的琐事持有一种超脱与豁达的态度。
“不须把浅不防秋”,这两句表面上是在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心思,实际上则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担忧未来的变化和困扰,而应当享受当下的宁静与平淡。
“底事山樵亦过忧”,这里的“山樵”指的是采集柴火的人,诗人用这个意象来比喻即使是简单劳作之人也不必过于担心。通过这种写法,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然理解和对未来无忧的态度。
“说与诸公那解此”,这句则是诗人在邀请读者共同探讨这种超脱忧虑的智慧。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共鸣,呼应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哲学的一些思考。
“但知两角战蜗牛”,最后一句以蜗牛相斗的形象来比喻世间万物都在为生存而努力。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提醒人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应当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方岳先生对于生活的深刻洞察力,以及他那份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不失哲理,颇有宋代文人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一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