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閒竹净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
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
长茵展丽藓,乱歌奏欢禽。
侍奴裹村服,语客抛尘簪。
志高成利雠,思爽生诗淫。
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
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
成利(chéng lì)的意思:取得利益,获得好处。
村服(cūn fú)的意思:指在村庄中服侍人家,比喻做事情不认真,不负责任。
方夏(fāng xià)的意思:指春夏之交,也可指年代、时节交替之时。
歌奏(gē zòu)的意思:指歌咏或演奏音乐。
孤林(gū lín)的意思:指孤独而荒凉的森林,比喻人处境孤立无助。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荣名(róng míng)的意思:指荣誉的名声或光荣的称号。
小竹(xiǎo zhú)的意思:小而柔弱的竹子,比喻年幼或力量薄弱的人。
堙沈(yīn shěn)的意思:指因灾害、事故等而被埋压或淹没。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竹林之中,诗人在低矮的居所内,移植着几竿孤独的小竹,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斋间的竹子清新可喜,阳光透过竹叶洒落,照耀着幽静的人心,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中也描写了夏日炎热,但在这个小小的竹林里,却留下了一片凉爽的阴影。偶尔有细雨打湿梦境,让人穿梭于微风之中,寻觅着清凉的感觉。长长的茵草铺展开来,如同精美的地毯,而乱发的歌声伴随着欢快的鸟鸣。
诗人在侍女的陪伴下,身着简朴的乡村衣物,与过往的游子闲话,将尘世的烦恼抛诸脑后。心怀壮志的人,终将成就一番事业,而那清新的意境,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使诗意盈卷,充满了对圣贤之人喜悦的赞美。
诗的最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那种悲凉之感,就如同琴声般深邃。山路稳重地展开,让人远行至幽远之处,而明月则提醒我们要饮酒到杯中尽底,即使名声未曾玷污,幸运的是,也不沉溺于世俗的喧嚣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