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蒋隐溪挽辞·其一》
《蒋隐溪挽辞·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骚  押[先]韵

顾瞻堂前,卷帷幕兮藉兰荃。

陈清醑兮载肥鲜,韵悲管兮切哀弦

凄风激兮棂轩,云黯黪兮灵来旋。

恍如睹于形色俨若聆夫笑与言,言可聆兮意不传,怅思公兮临几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弦(āi xián)的意思:形容音乐悲伤凄凉,使人感到忧伤的情绪。

黯黪(àn cǎn)的意思:形容心情低落,失去光明和希望。

不传(bù chuán)的意思:不传指不传颂、不传诵,表示不传播、不宣扬。

肥鲜(féi xiān)的意思:形容食物鲜美可口。

顾瞻(gù zhān)的意思:顾虑、担心。

恍如(huǎng rú)的意思:形容感觉犹如、如同

几筵(jǐ yán)的意思:几乎没有人参加的宴席,形容人寥寥无几。

棂轩(líng xuān)的意思:指高大宽敞的窗户,也用来形容豪华、宽敞的房屋。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帷幕(wéi mù)的意思:指用来遮蔽或隔离的幕帘,也比喻隐藏或遮掩事物的外表。

形色(xíng sè)的意思:指外貌、形象。

俨若(yǎn ruò)的意思:形容态度庄重、举止端正,像是非常庄重的样子。

鉴赏

这首挽辞《蒋隐溪挽辞(其一)》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亡者蒋隐溪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开篇“顾瞻兮堂前,卷帷幕兮藉兰荃”,描绘了亡者生前居住的环境,堂前布置雅致,帷幕轻卷,兰花与香草铺陈其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暗示了蒋隐溪生前的生活品质与人格魅力。

接着,“陈清醑兮载肥鲜,韵悲管兮切哀弦”两句,通过宴会的场景,展现了亡者生前的欢聚时刻。美酒佳肴,音乐悲切,既是对亡者的纪念,也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怀念。

“凄风激兮棂轩,云黯黪兮灵来旋”则转为对亡者灵魂归来的想象,凄凉的风声激荡在窗棂之间,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亡者灵魂的到来。这一段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渲染气氛,增强了诗歌的哀伤情感。

“恍如睹于形色兮俨若聆夫笑与言,言可聆兮意不传,怅思公兮临几筵”则是诗人对亡者形象的回忆与思念。仿佛还能看到亡者的身影,听到他的笑声与话语,但这些言语虽能被听见,却无法传达出其深层的意义。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即使在亡者离席后,仍能感受到其存在,这种思念之情跨越了生死界限。

整首挽辞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与不舍。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箧笥开来纸半张,星星万点浴蚕香。

须臾涌出烟云黑,却问东邻摘稚桑。

(0)

至日

归来至日三年过,物色年来好应期。

红著江梅初点点,黄肥园橘尚垂垂。

五纹旋续针头线,半局能添指下棋。

忽报前星照天下,一阳来复正当时。

(0)

过东梁山西梁山

东西万古石梁存,潮落潮生几处痕。

一水中流通鹢棹,两山相向过龙门。

楼台依约高藏寺,烟树迷茫下有村。

风便未登聊问俗,诗成秪自引壶尊。

(0)

京邸秋怀

西风将冷入窗纱,旅况无端百感加。

万里梦魂惟白发,一年光景又黄花。

此身好类沙头雁,何日当归海上家。

不尽乾坤心事在,倚楼吟对夕阳斜。

(0)

送胡豸史士宁还朝

吴门风景忆同游,制锦才华第一流。

玉斧光摇银汉月,绣衣风动柏台秋。

春前折柳还青眼,雪里看山渐白头。

一幅皂囊无长物,只将民隐达宸旒。

(0)

陈公希白尝任吾闽宪长方伯擢都宪巡抚中州旧寅诸公徵诗寄之

一自中丞别海乡,八闽无地不甘棠。

紫薇帘外三春雨,翠柏台端六月霜。

池涌墨花留点画,碑深苔藓护文章。

何时入佐明天子,笔洒商霖沛八荒。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