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丛祠(cóng cí)的意思:指世居一处的祠堂,也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丹心(dān xīn)的意思:指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心。
华表(huá biǎo)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髫年(tiáo nián)的意思:指年幼的时候。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灵旗(líng qí)的意思:灵活机智的人或事物,能够迅速应对变化。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肖像(xiào xiàng)的意思:指与原物或原人极为相似的画像或形象。
异代(yì dài)的意思:指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下的人或事物之间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意味。
在泮(zài pàn)的意思:在古代指官员到京城应考,现在泛指官员到任。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常理斋先生的赞美,展现了对忠诚与英勇的颂扬。首句“青史髫年读”,以“青史”象征历史的记载,暗示常理斋先生自幼即以历史为师,汲取智慧与勇气。接着“丹心异代同”,表达了常理斋先生忠诚之心跨越时空,历久弥坚。
“儒臣能杀贼,圣主重褒忠”两句,高度赞扬了常理斋先生作为儒臣,不仅具备文韬武略,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对抗敌人,其忠诚得到了圣明君主的高度重视和褒奖。这种忠诚与勇毅,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泮陈俘盛,丛祠肖像崇”描绘了常理斋先生在泮宫(古代学府)时的英姿,以及后人在祠堂中供奉其肖像,表达出对他的敬仰之情。泮宫是古代学子学习的地方,此处提到“陈俘”,可能是指常理斋先生在战争中的胜利,而“丛祠肖像崇”则体现了后人对英雄的纪念与崇拜。
最后,“灵旗来往处,华表认辽东”两句,通过描述常理斋先生的灵旗在辽东飘扬,以及华表(古代路旁的标志物)辨识其归处,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国家的贡献与影响,即使在遥远的辽东,他的精神与事迹仍被人们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情地歌颂了常理斋先生的忠诚、勇敢与高尚人格,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杨鸿渐察判见赠
县令于是袭汉唐,震雷为治制封疆。
得人固可恩千室,无状须忧病一方。
愚品昔蒙登仕籍,薄材今幸预朝纲。
但欣孤迹辞丘壑,岂有深谋赞庙堂。
万里山川来陇蜀,十分风物类江乡。
存心抚俗图归正,顾己临民敢不庄。
莲幕似君诚慷慨,兰言遗我极芬芳。
自嗟寸善无裨补,更辱长篇盛播扬。
投李莫嫌迟报赠,解琴终拟效更张。
若孤朋照宜身愧,冠弁峨峨佩玉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