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二首·其一》
《感遇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谢孟安   形式: 古风

芳郊残暑退,夕露沾我衣。

长风归雁落叶故枝

以兹感物候,恻然徒自悲。

矫首片云去去将何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恻然(cè rán)的意思:指感情深切,怜悯之情油然而生。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芳郊(fāng jiāo)的意思:指美丽的郊野,形容风景优美、景色宜人。

感物(gǎn wù)的意思:指人的感觉对外界事物产生共鸣或有所触动。

故枝(gù zhī)的意思:指已经死亡或者被砍伐的树枝,比喻已经过时或者失去作用的人或事物。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物候(wù hòu)的意思: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泛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芳郊残暑退”,点明季节转换,暑气消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夕露沾我衣”一句,不仅描绘了傍晚露水沾湿衣物的情景,也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潮湿与沉重。

“长风送归雁,落叶辞故枝”两句,运用了典型的秋日意象——大雁南飞和落叶飘零,象征着生命的迁徙与自然界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事物的怀念。大雁的南飞,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古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而落叶辞枝,则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转的规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以兹感物候,恻然徒自悲”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自然变化时的感慨和内心的悲伤。这里的“物候”既指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也暗含了人生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恻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切感受,“徒自悲”则流露出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奈和哀伤。

最后,“矫首望片云,去去将何之”以问句结束,诗人抬头望向天空中的片云,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归宿。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也暗示了他可能正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谢孟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仲春摄太仆卿祭马祖宿斋城外作

一年四出国门西,今喜春郊散马蹄。

晴日自随河面动,宿云仍傍柳梢低。

斋宫得句还挥笔,乡国寻芳忆杖藜。

承祀九卿犹假摄,不应巧宦至通闺。

(0)

弼承索近诗复贶佳句辄次元韵奉和诗以语志不必更及乎诗也伏惟一览而已·其一

出入高车耀缙绅,从来天幸喜逢辰。

道孤常恐难逃悔,性拙徒能不失真。

风雨坐生无妄疾,林泉归作自由身。

岁寒未必输松柏,已见人间七十春。

(0)

潘淑妃

东昏当日宠容华,潘妃步步生莲花。

阅武堂前种杨柳,玉儿雪腕亲沽酒。

莲花不见杨柳空,苍烟白露杂悲风。

(0)

斋宿昭庆院祀南岳南海

秉檄奉中祀,驱车出重关。

晓风铁叶岭,烟雨南屏山。

瀹茗澡尘虑,褰帘饫孱颜。

精意孚海岳,清声摇佩环。

(0)

次韵周敏卿秋兴三首·其一

炎暑堕何许,凉风忽吹衣。

野水映荒岸,寒丛秀疏篱。

萧萧林影薄,杳杳鸿声悲。

秋禾亦既穫,聊足充吾饥。

(0)

题东山谢安石故居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

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

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

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