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绝句·其七》
《七绝句·其七》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本是山林物,中间一念差。

稻粱今懒种,况乃桃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中间(zhōng j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中部、中间位置,也可引申为指在两个事物之间。

注释
本是:原本是。
山林物:山林中的生物或事物。
中间:内心。
一念差:一点点念头上的偏离。
稻粱:稻谷和高粱,泛指食物。
今懒种:现在懒得去种植。
况乃:何况是。
种桃花:种植桃花,象征追求虚幻或不切实际的事物。
翻译
原本是山林间的自然之物,
但因为心中的一点偏差。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价值观的反思。首句"本是山林物"暗示了诗人原本可能向往自然的生活,然而"中间一念差"揭示了他内心的转变或妥协,可能是被世俗欲望所影响。接下来的"稻粱今懒种"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漠,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农事,甚至觉得种植稻谷都显得多余。最后一句"况乃种桃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意指连基本的生存需求都不再关心,转而倾向于更为理想化的"种桃花",这可能是象征着追求精神享受或归隐田园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诗人从世俗到超脱的心路历程,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对于个人理想的坚守与追求。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偈颂八十七首·其二十九

格外一机,万灵莫测。向上一著,千眼难窥。

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

春风二三月,桃李自成蹊,笑杀灵云道不疑。

(0)

举船子和尚覆船入水而逝颂

蓦口一桡全杀活,点头三下鼻辽天。

至今千古风流在,谁道华亭覆却船。

(0)

偈颂十二首·其三

报恩门庭,别无道理。长连床上,大众努觜。

本无佛法可商量,亦不坐在鬼窟里。

蓦然洗面摸著鼻,便知得饭元是米。

更若迟迟疑疑,白云千里万里。

(0)

一庵

万法须从皈处参,难将皈处与人谈。

檐头昨夜风和雨,说得分明落二三。

(0)

颂古二十八首·其二

东西南北水茫茫,无角铁牛入海藏。

千眼大悲寻不见,倒骑佛殿入僧堂。

(0)

丹霞遇庞公赞

邂逅漉篱翁,言谈耳又聋。

不知何处去,破帽裹西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