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杂咏四首·其三》全文
- 翻译
- 我曾多次来到证圣南朝古寺
三年间往返无数次
- 注释
- 證圣:证圣寺,具体寺庙名。
南朝:指南朝时期。
寺:寺庙。
三年:指过去三年时间。
到:到达。
百回:多次,很多次。
不知:不知道。
墙下:寺庙墙下的。
路:道路。
今日:今天。
几:多少。
荷开:荷花盛开。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杂咏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南京(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某座佛寺中的情景。
“證圣南朝寺,三年到百回。” 这两句表明诗人曾多次访问名为“证圣”的南朝古寺,时间跨度达三年之久,共计百余次。这里通过对特定地点的反复探访,传递出一种对历史、文化或宗教的深厚情感。
“不知墙下路,今日几荷开。” 这两句则描绘诗人在寺中的一种宁静恬淡的情景。他不知道寺院外墙下的道路,因为他的注意力被眼前的荷花所吸引。今天荷花盛开,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以及他对于历史遗迹的尊重与向往。此外,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清高脱俗的品格,这也许是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传达的一种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