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更(biàn g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残火(cán huǒ)的意思:指火焰已经燃尽,只剩下残余的火焰。比喻事物已经衰落,只剩下残存的力量或影响。
火色(huǒ sè)的意思:指红得发亮的颜色,形容非常鲜艳的红色。
寄生(jì shēng)的意思:指借助他人或其他事物的力量来生存或获取利益。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烧畬(shāo shē)的意思:指因为急躁和焦虑而烧毁农田。
乌桕(wū jiù)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事物的颜色非常黑,形容极其阴暗、恶劣。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游处(yóu chǔ)的意思:游处指的是旅游的地方或者游玩的场所。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 翻译
- 秋天的河滩一眼望去平坦无垠,远远就能看见那座山城。
夕阳下乌桕树在啼叫,空寂的树林中只有寄生植物在生长。
烧荒后的余火还残留着暗淡的色彩,夜晚划船时只能听见溪水荡漾的声音。
更何况这里是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沧海桑田,小小的景物变迁已经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山川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感。开篇“秋滩一望平”即设定了一个广阔平和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片汪洋的水面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紧接着“远远见山城”则将视线引向远方,那山城似乎就在眼前,却又带有一种遥不可及的神秘感。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节,“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这里“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那些黑色的鸟儿(“乌桕”)在暮色中啼叫着,这种场景常见于许多古典诗词中,用以表现秋天的寂静和萧瑟。而“空林露寄生”则是说那被落日余晖所照耀的林间,露珠挂满树梢,就像是自然界中的珍珠装饰。
接下来的两句,“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展示了诗人对秋天农事的关注。“烧畬”指的是农民在秋收后将田间的秧秆等焚烧,以肥田地。这“残火色”映照着晚霞,更显得秋意浓重。而“荡桨夜溪声”则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溪流潺潺的声音,它们像是大自然的乐章,在静谧中回响。
最后两句,“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与感慨。这里“桑田”指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而“小变更”则意味着虽有改变,但总体而言,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夜山砦闻读书声喜而开卷
欲有所用其未足,无数馀心自澡浴。
今古茫茫同射覆,古人仍是今人鹄。
满堂予美初成目,目如秋水心如玉。
冰壶掩映出千秋,金薤琳琅能满束。
五色篇中未眼迷,一丝纸背当胸沃。
非缘寡和获知希,岂信同工多异曲。
休疑此道独谀闻,细绎其言俱有触。
吾诚不及惜阴人,浪许居诸时断续。
居诸可度不可留,继晷焚膏那可赎。
神鬼依然护索丘,干戈聊使凋烦缛。
嗟彼譊譊毋自辱,白首安知意所属。
明月皎夜光
冉冉岁云暮,悲风鸣北林。
孤鸿号外野,积霰散重阴。
时节忽复易,伤哉徒滞淫。
剽烈怆中怀,慷慨成哀吟。
念我携手好,形影若飞沉。
金石有销铄,信义安足谌。
相须胶与漆,弃置商与参。
顾因晨风翼,惠此瑶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