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感十一首·其九》
《偶感十一首·其九》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欲验藏钱用水浇,挖开钱谷地无毛。

首揰片旗红的的乡人一一挑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的的(de dí)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确切。

谷地(gǔ dì)的意思:指山谷中的平坦地带,比喻处于困境或逆境中的人或事物。

旗红(qí hóng)的意思:形容战斗或战争中,红旗高高飘扬,象征着胜利即将到来。

挑包(tiāo bāo)的意思:指贪污腐败的官员被揭发或被查处。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唐顺之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通过“欲验藏钱用水浇,挖开钱谷地无毛”这两句,诗人以一种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往往导致道德和人性的丧失。这里的“藏钱”象征着对物质财富的过分追求,“用水浇”则暗示了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而“挖开钱谷地无毛”则是对社会道德沦丧的隐喻,形象地表达了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性和道德。

接下来的“首揰片旗红的的,乡人一一去挑包”,进一步展现了社会中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矛盾与冲突。这里“首揰片旗红的的”可能是指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财富,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底线。“乡人一一去挑包”则暗示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普通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入到这些不正当的竞争之中,体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中财富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普通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对雪二首·其二

萦丛著树半潇潇,皓气妍华混泬寥。

为倚风流偏解舞,故藏朝晛未成消。

玉绳四彻仙峰迥,银界三千佛国遥。

向曙纷纷殊未已,九门知有谢庄朝。

(0)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其四文惠陈丞相

岩廊号元老,礼数盛中台。

万石父子贵,八元兄弟才。

新诗玉可扣,奇隶鹊争回。

今日看碑字,真缘洒泪来。

(0)

荒斋昼坐为鸣鸢所聒

喜钞寒鸱六翮轻,萧条墟落恣飞鸣。

屠邻腐肉知无限,少作扬州饿箭声。

(0)

春帖子词夫人阁十首·其五

东郊移仗晓迎春,已觉轻寒不著人。

天瑞穰穰君泽美,并教和气助佳辰。

(0)

题徐崇嗣没骨牡丹图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

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0)

阮郎归

一轮明月照三峰。彩霞飞满空。分明见我主人公。

明珠透上宫。丹药炼,鼎中红。频频要用功。

功成定是出樊笼。闲游仙洞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