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旸台迎秀色,更须盘度几重蹊。
《游大觉寺杂咏·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大觉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欣赏。
首句“灵潭致谢为兴犁”,以“灵潭”象征着清澈的水潭,仿佛在感谢大地给予的滋养,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兴犁”则预示着农耕季节的开始,暗含了对新一年希望的寄托。
次句“趁爽轻舆路转西”,描述了作者乘坐轻便的马车,在清爽宜人的天气中,沿着山路向西行进的情景。这里的“爽”字不仅指天气的凉爽,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愉悦。
第三句“已觉旸台迎秀色”,通过“旸台”(可能是指朝阳的山台)迎接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机勃勃之美的赞叹。这里的“秀色”既指春天的美景,也暗含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一句“更须盘度几重蹊”,则是在强调游览过程中的细致观察与思考。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每一步路途的意义,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春日游览大觉寺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