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末亭》
《木末亭》全文
明 / 郭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亭子山之上,登之复隐山。

每过深树下,常见一僧还。

醉怯春风丽,游同夜月闲。

可怜荒冢竹,碧血总成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
míng / guōzhāo

tíngshānzhīshàngdēngzhīyǐnshān

měiguòshēnshùxiàchángjiànsēnghái

zuìqièchūnfēngyóutóngyuèxián

liánhuāngzhǒngzhúxuèzǒngchéngb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血(bì xuè)的意思:指英勇奋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常见(cháng jiàn)的意思:常见意指经常出现或普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风丽(fēng lì)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优美。

复隐(fù yǐn)的意思:指隐藏的事物再次显露出来,也可用于形容某种情况再次发生。

荒冢(huāng zhǒng)的意思:指荒废的坟墓或荒芜的墓地。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亭子(tíng zi)的意思:指亭子的形象,比喻人的性格、才能、学问等方面有独特之处。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昭的《木末亭》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亭子山之上,登之复隐山”展现了亭子坐落在山巅,仿佛与山融为一体,隐秘而静谧。接着,“每过深树下,常见一僧还”描绘了诗人常在幽深的树林中遇见归来的僧人,增添了禅意和超脱的氛围。

“醉怯春风丽”一句,诗人借酒表达对春光的喜爱,但又因醉意而不敢贪恋,流露出淡淡的忧郁。而“游同夜月闲”则写出了夜晚游玩时的宁静与悠闲,如同月下的漫步,更显心境的清寂。

最后两句“可怜荒冢竹,碧血总成班”以荒冢边的翠竹和碧绿的竹叶,暗寓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以及对生死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郭昭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读史四首·其三

男子胸中正要奇,立谈能立太平基。

君王玉钺无穷恨,千载茫茫谁复知。

(0)

病思六首·其二

杀物求君舌本肥,是非岂复待深思。

即今不足何时足,小甑香粳日两炊。

(0)

闻鸟声有感二首·其二

流年冉冉去无情,日夜溪头布谷声。

城郭虽存人换尽,令威应悔学长生。

(0)

送邢刍甫入闽二首·其二

君行正及荔枝丹,想见临觞为破颜。

此外但宜烹茗雪,伤生不用擘蚝山。

(0)

秋晚四首·其二

新筑场如镜面平,家家欢喜贺秋成。

老来懒惰惭丁壮,美睡中闻打稻声。

(0)

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二首·其二

豪杰何心后世名,材高遇事即峥嵘。

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