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过 红 石 山 明 /王 越 冬 来 天 气 正 严 凝 ,红 石 山 高 策 马 登 。风 向 眼 中 吹 出 泪 ,霜 于 髯 上 冻 成 冰 。平 胡 岂 止 如 擒 虎 ,用 将 何 须 似 养 鹰 。记 得 去 年 经 此 地 ,铁 衣 流 汗 苦 炎 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风向(fēng xiàng)的意思:指风的方向,也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流汗(liú hàn)的意思:因紧张、劳累、恐惧等情绪而出汗。
岂止(qǐ zhǐ)的意思:不只是,远不止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上冻(shàng dòng)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使水面结冰。
石山(sh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固定不变或难以改变。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严凝(yán níng)的意思:形容严肃、庄重,不动声色。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越的《过红石山》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首句“冬来天气正严凝”直接点出时令,渲染出寒冷凝重的气氛。接着,“红石山高策马登”展现了诗人不畏严寒,策马攀登红石山的豪迈气概。
“风向眼中吹出泪,霜沾须上冻成冰”两句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了风的刺骨和霜的酷寒,形象地刻画了诗人身处恶劣环境中的艰辛。这里的“眼中泪”和“须上冰”不仅是自然条件的反映,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毅力。
后两句“平胡岂止如擒虎,用将何须似养鹰”则表达了诗人的壮志豪情,他以“擒虎”和“养鹰”为喻,暗示自己有平定边疆、驾驭将领的雄心壮志。最后,通过对比“记得去年经此地,铁衣流汗苦炎蒸”,诗人回忆起去年夏天的炎热,与今年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了他对当前挑战的无畏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个人抱负的慷慨表达,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豪迈的胸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惜匆匆,分手易,寂寞怨朝暮。
几日东风,春色顿如许。
探芳旧约蹉跎,六桥烟柳,未识我、别时情绪。
泪如雨。一枝欲寄凭谁,相对更无语。
水远山长,空赋断肠句。
怜它一段幽香,绣帏今夜,能否伴、梦魂飞去。
高山流水.选楼理琴
选楼修竹峭寒侵。按冰丝、指冷瑶琴。
弹到月明时,蟾辉朗彻遥岑。试回首、落雁沉沉。
声停处,别有悠扬逸韵,暗度疏林。
只钟期难觅,山水意何深。披襟。
清风入怀抱,爱涔然、古调愔愔。
出土忆号钟,廿字独矢丹忱。感沧桑、触物惊心。
念今日、但问移宫换羽,谁是知音。
况无弦、真趣三味,费研寻。
千秋岁引.画梅花扇赠尼
半夜窗前,一枝墙角。甚处风光到廖廊。
东君已许阳和放,笛声何故翻教落。
不禁风,偏宜月,休抛却。笑我半生真命薄。
没事被它闲事缚。暗把梅花自评度。
清香此际无多日,明朝再到还萧索。
驾三车,皈三宝,心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