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清湘》
《过清湘》全文
宋 / 陶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岭开蛮壤断,此地湘川

绿水文如染,丹枫色欲然。

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

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qīngxiāng
sòng / táo

lǐngkāimánhuàiduànxiàxiāngchuān

绿shuǐwénrǎndānfēngrán

zhàngxiāoháiàijiǔzuìshàngyōubiān

shuíxiāng访fǎngfānchūxiǎoy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丹枫(dān fēng)的意思:形容枫叶的颜色鲜红。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色欲(sè yù)的意思:指对色情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水文(shuǐ wén)的意思:水文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水的流动和水的特性。

湘川(xiāng chuān)的意思:指湖南和四川两个地方。

注释
岭:山岭。
蛮壤断:蛮地隔绝。
湘川:湘水之川。
绿水:碧绿的江水。
文如染:仿佛被染过。
丹枫:鲜红的枫叶。
色欲然:似要燃烧。
瘴消:瘴气消散。
爱酒:更爱饮酒。
忧边:忧虑边境。
故里:家乡。
谁相访:有谁来访。
孤帆:一叶孤舟。
晓烟:拂晓的烟雾。
翻译
山岭开辟,蛮地隔绝,这里连接着湘水之川。
碧绿的江水仿佛被染过,鲜红的枫叶似要燃烧。
瘴气消散后更爱饮酒,即使醉了仍忧虑边境安危。
家乡的亲人有谁来访?只有一叶孤舟在拂晓的烟雾中驶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陶弼的《过清湘》,描绘了诗人行经湖南清湘地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岭开蛮壤断”展现了山岭的开阔和蛮荒之地的界限被打破,接下来“此地下湘川”点明了地理位置。"绿水文如染"运用比喻,形容湘江水碧绿如染,色彩鲜明;“丹枫色欲然”则描绘了两岸红枫叶如火,热烈而引人注目。

诗人身处异乡,瘴气已消,但仍对边境的安危有所忧虑,“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表达了他虽暂得解脱,但心中仍挂念国家边防。最后一句“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诗人以孤独的船影在晨雾中远去,寄托了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既有壮丽的山水画卷,又有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陶弼
朝代:宋   字:商翁   籍贯: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   生辰:1015—1078

陶弼(1015—1078)宋代诗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阳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丰元年。年六十四岁。倜傥知兵,能为诗,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庆历中(1045年左右)杨畋讨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袭,大破之。以功得朔阳主簿,调朔阳令。两知邕州,绥辑惠养,善政甚多。进西上阁门使,留知顺州。交人袭取桄榔,弼获间谍,谕以逆顺,纵之去,终弼任不敢犯。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改东上阁门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事迹见《豫章先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莼·其一

暮春淳菜长,半出湘湖水。

水浅叶生多,不见茎茎紫。

(0)

春怨·其一

春来只烟雨,何必更留春。

啼乌声声恨,情多太管人。

(0)

白华园作·其九

隔浦如烟雾,那知是月明。

凄凉林木外,一叶亦心惊。

(0)

湖中望匡庐瀑布·其四

谁将彭蠡水,吸上乱峰间。

化作泉千道,奔飞响一山。

(0)

寒食·其二

自与台城别,艰难觅故君。

年年寒食日,望断孝陵云。

(0)

珠人曲·其五

儿女抱珠筐,细珠弃不取。

珠母肉微红,色似海棠乳。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