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默 然 上 人 归 天 台 宋 /王 镃 孤 云 不 定 心 ,持 缽 度 寒 林 。野 饭 青 蒲 洁 ,秋 程 黄 叶 深 。海 风 潮 水 发 ,山 雨 晓 烟 沉 。归 到 石 桥 日 ,应 看 瀑 布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定(bù dìng)的意思:不确定的,没有固定的状态或结果。
潮水(cháo shuǐ)的意思:潮水指海水的涨落,引申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持钵(chí bō)的意思:指持着盛水的钵,比喻担任重要职务或负有重大责任。
定心(dìng xīn)的意思:安定心神,使心情平静
风潮(fēng cháo)的意思:指社会上出现的热潮或浪潮,形容某种思潮或风尚在社会上迅速流行。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归到(guī dào)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结果归结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身上。
海风(hǎi fēng)的意思:海洋上的风,也用来比喻新鲜、清新的感觉或气息。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瀑布(pù bù)的意思:指水从高处直接落下的景象。
青蒲(qīng p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看起来很有魅力或吸引力,但实际上内在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秋程(qiū chéng)的意思:秋天的路程,比喻人生的旅程或者事物的发展过程。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水发(shuǐ fā)的意思:指头发湿润,形容发丝光亮、柔软。
野饭(yě fàn)的意思:指在野外吃饭,比喻艰苦、简陋的生活状况。
- 注释
- 孤云:形容孤独的云朵。
不定:不固定,飘忽不定。
持钵:手持饭碗。
度:穿过,度过。
寒林:寒冷的树林。
野饭:在野外的简餐。
青蒲:青色的菖蒲,用来形容食物的清洁。
洁:干净。
秋程:秋天的旅程。
黄叶深:落叶堆积深厚。
海风:海边的风。
潮水发:潮水上涨。
山雨:山间的雨。
晓烟:早晨的雾气。
沉:沉静,隐没。
归到:回到。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日:太阳。
应:应当,可能。
瀑布吟:对着瀑布吟诵诗歌。
- 翻译
- 孤云漂泊无定,手提饭钵穿越寒冷的树林。
野外的饭食简单洁净,秋日行程深入黄叶丛中。
海风吹起,潮水涌动,山雨晨雾沉寂。
等到日落石桥时,我应该会欣赏着瀑布吟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归隐之情,展现了其超脱尘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开篇“孤云不定心”即设立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持钵度寒林”则是表达僧人以清贫为志,独自一人在寒冷的森林中寻找灵魂的栖息。
接下来的“野饭青蒲洁”和“秋程黄叶深”,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他们不追求奢华,只需简单的野味即可充饥;而秋天的路途因枯叶而显得更为漫长,这也象征着僧人归隐的道路虽然艰辛,但却是其所向往之。
“海风潮水发,山雨晓烟沉”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他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力量与平静。
最后,“归到石桥日,应看瀑布吟”,表达了僧人归隐后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沉醉。在特定的时刻,他们会停留在石桥旁,观赏着奔腾的瀑布,感受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宁静与自然合一的理想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