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三十五》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三十五》全文
宋 / 释惟一   形式: 偈颂

从天上去,元不离地下

今归地下来,亦不离天上上下无间来去无差。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上去(shǎng qù)的意思:上升到某个地方或位置。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三十六首》中的第三十五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超越世俗观念的哲学思想。首句“昨从天上去”,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元不离地下”则揭示出这种超然并未离开人间的根基。接下来,“今归地下来,亦不离天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来去自如、不滞于物的自由状态。

最后一句“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通过描绘秋天大雁南飞和夜晚家家户户捣衣声的景象,寓言般地展示了这种心境:即使在平凡的世间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超脱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空灵与日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惟一
朝代:宋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猜你喜欢

次韵答友人

十载论交地,才皆第一豪。

江湖嗟契阔,风雨梦萧骚。

趋走知无力,标题敢自高。

期君养翎羽,一击可徒劳。

(0)

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师六月赴上京述怀五首·其三

信宿憩虚馆,平明玉堂开。

微风散灵雨,阶戺无纤埃。

良会秩初筵,芳醪湛樽罍。

内官出黄封,飞鞚天际来。

承平多故事,鄙劣惭非才。

抃跃向宸廷,庆云郁崔嵬。

乞身惧再渎,恋阙空徘徊。

(0)

马头山别陈狼牙·其一

万石嵯峨秋色深,居然天险待登临。

防胡莫问当年事,惜别堪怜此日心。

(0)

蓟门述·其五

嗟乎,塞垣将校殊堪伤,闻之凄楚彻肝肠。

于今满眼遍痍疮,谁为穷边独沾裳?

莫讶反复还摧藏,移桡吕梁驰太行。

古来人情元靡常,何况琼簪铁裲裆!

吾曹致身期飞扬,不必尤人当自臧。

上勤国豢十代强,偶荷戈矛临边疆。

既无能赋退虏章,复无计缚左贤王。

徒与斯世相低昂,韬钤未闲谋稻粱。

边事日隳习日荒,西北之陲嗟金汤。

君看圣代边策长,六十万人俱戎装。

不将筋力答吾皇,方寸何安颜何光!

蓟门老卒言非狂,令予挥涕立斜阳。

浮生俄顷休回翔,努力人纪与天纲。

为子死孝行聿彰,为臣死忠国之良。

勿以余词空慨慷,千秋姓字期垂芳。

(0)

望白鹿不克至

白鹿山人旧结庵,胜游寥阔思何堪。

也知云壑风泉在,却与田夫野老参。

十里舆从双涧北,三间亭对五峰南。

宗儒更想瞻依地,高座凝尘共一龛。

(0)

问彭明府之疾

两月无聊谢簿书,金茎露远渴相如。

二泉病客尤疏懒,只有题缄为起居。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