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禅僧(chán sē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僧人,也比喻精神境界高深的人。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归休(guī xiū)的意思:指归还、归还原主。
黄阁(huáng gé)的意思:指官员退职后隐居的地方,也泛指退隐之地。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前头(qián tou)的意思:表示位置或时间上在前面,也可用来表示优先或领先。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山房(shān fáng)的意思:山间的房屋,指隐居山中的住所。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修行的执着。诗中“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表达了诗人虽然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但他却坚持不愿意进入官场,是对功名利禄的拒绝和超脱。“苦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渴望,以及内心对佛法的向往和认同。
“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应”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与人工建筑的融合,文塔被苔藓所覆盖,显得古老而静谧,而山房中也只有回声,没有人回答,营造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犹想经行泉石处,倚岩憔悴一枯藤”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仍然怀念在泉水和石头之间徘徊的时光,那些自然景物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而“倚岩憔悴一枯藤”更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哀愁,枯藤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和生命力的衰减,但在诗人眼中,这枯藤也许成为了他思想寄托的一部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