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古人曾登临此地,那时坟墓已令人感伤。
如今又非往日,这春风又能吹拂多久呢。
- 注释
- 昔:过去。
登:登上。
此地:这个地方。
丘垄:坟墓。
已:已经。
前悲:先前的悲伤。
今日:现在。
非:不是。
春风:春天的风。
能:能够。
几时:多久。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嗣宗的《登芜城》,其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诗人通过昔日与今朝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过往事物无法复返的哀伤,以及面对春风中所承载的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昔人登此地,丘垄已前悲。"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站在同一地点时,对于古人遗迹的沉思和悲凉之情。"昔人" 指的是过去的人们,而"丘垄"则是指古代帝王陵墓,"已前悲" 显示出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英雄事迹和文明遗产无法挽留的哀伤。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现实与过去的对比,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今日" 和 "昔日" 的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春风" 通常象征着生机与美好,但在这里它却显得脆弱和短暂,"能几时" 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速度的质问,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持久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以及春风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生命有限时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张子先喜雪
信道东君有化工,剪裁花雨落春风。
忽惊区脱无馀地,变作瑶池第一宫。
南亩麦秋先作瑞,西山玉粒未教融。
旅人共助田夫喜,一饱遥知饼饵丰。
涟水观音画像赞
稽首净圣甘露门,无量胜身遍沙界。
应诸众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万卉。
西方肃杀忧愁地,故住宝陀落伽山。
此方教体在音闻,故称名者得解脱。
一切众生杀心盛,痴暗不见不发心。
故现鹰巢蚌蛤中,亦作画师画其像。
菩萨岂有种种心,皆其悲愿力如是。
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庄严身。
屹然欲动千光集,譬如将回紫金山。
瞭然欲瞬众生好,譬如欲坼青莲花。
蛮奴水王来献诚,想见细雨天花落。
众生五浊热恼中,色欲爱见所熏炙。
忽然睹此宝月相,一切毛孔皆清净。
成此不思议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献。
愿我早熏知见香,愿我常披慈忍服。
愿魔障山速崩裂,愿大智慧常现前。
心精遗闻證圆通,自然静极光通达。
我当定如观世音,一切众生愿如我。
《涟水观音画像赞》【宋·释德洪】稽首净圣甘露门,无量胜身遍沙界。应诸众生心所求,譬如春色花万卉。西方肃杀忧愁地,故住宝陀落伽山。此方教体在音闻,故称名者得解脱。一切众生杀心盛,痴暗不见不发心。故现鹰巢蚌蛤中,亦作画师画其像。菩萨岂有种种心,皆其悲愿力如是。何人毫端寄逸想,幻出百福庄严身。屹然欲动千光集,譬如将回紫金山。瞭然欲瞬众生好,譬如欲坼青莲花。蛮奴水王来献诚,想见细雨天花落。众生五浊热恼中,色欲爱见所熏炙。忽然睹此宝月相,一切毛孔皆清净。成此不思议功德,皆因上人心所献。愿我早熏知见香,愿我常披慈忍服。愿魔障山速崩裂,愿大智慧常现前。心精遗闻證圆通,自然静极光通达。我当定如观世音,一切众生愿如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5867c686034b89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