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
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自然的生活状态。首句“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西庵的向往,以及对返还都市生活的不愿意,这里“西庵”象征着一种清静和超然的境界。
“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自给自足、远离尘世的生活。这里的“延年松”指的是可以食用的松子,而“避世草”则是用来织造衣服的野草。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依赖和享受。
接下来的“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则以雪和梅花作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山中静谧的景象。“山坞雪应滚”表达了雪落在山谷中的壮观,而“林端梅亦稀”则展示了即便是在严寒的季节里,梅花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美丽。
最后两句“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中,“二禅老”可能指的是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某种精神导师或是文学上的前辈。而“佳句及城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和记录美好文字的珍视之情,甚至将其与城市之门相比较,这里的“城扉”象征着连接内外世界的过渡。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艺术追求的深沉情感。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有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
我闻九华名,未登九华峰。
睨视百里外,烟翳尝冥濛。
快意一披抉,几欲挟长风。
庶识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飞雪如有意,未积先消融。
凌晨展清眺,万里开晴空。
炯然明吾眸,洗出青芙蓉。
未暇窥杳眇,固已领其宗。
忆昔访庐阜,妙处尝支筇。
景遇可题品,一一归诗筒。
九华名此邦,挺挺诸山雄。
若欲于五老,优劣定其中。
窃比之孔门,等级回与雍。
未敢谓覈论,折衷章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