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清 江 上 人 唐 /法 照 越 人 僧 体 古 ,清 虑 洗 尘 劳 。一 国 诗 名 远 ,多 生 律 行 高 。见 山 援 葛 藟 ,避 世 著 方 袍 。早 晚 云 门 去 ,侬 应 逐 尔 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尘劳(chén láo)的意思:指世俗的劳苦和繁琐的事务。
多生(duō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一生中经历了多次轮回转世,多次投胎。
尔曹(ěr cáo)的意思:尔曹指的是“你们”,表示对一群人的称呼或指代。
方袍(fāng páo)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品德。
葛藟(gě lěi)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受贪欲、恶习等的影响。
律行(lǜ xíng)的意思:指按照法律法规行事,严守法律纪律。
诗名(shī míng)的意思: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行高(xíng g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 注释
- 越人:指越地的人。
僧体:僧人的风范。
清虑:清心寡欲。
尘劳:世俗的劳累。
一国:全国。
诗名:诗的名声。
律行:诗歌的格律。
高:高超。
见山:看到山。
援葛藟:比喻隐居或逃避现实。
避世:避开尘世。
方袍:僧侣穿的长袍。
早晚:早晚有一天。
云门:佛教禅宗寺庙,这里指隐居之地。
去:离开。
侬:我。
逐尔曹:追随你们。
- 翻译
- 越地的僧人风范古朴,清心寡欲洗涤世俗疲劳。
他的诗名传遍全国,诗歌格律严谨且声望很高。
他看见山就想起攀援葛藟的隐逸生活,选择身着方袍远离尘世。
早晚有一天我会追随你们,离开这纷扰红尘,前往云门深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和尚法照的作品,名为《送清江上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身处远古时代的僧人,他的心态清明,通过禅修洗涤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劳累。这不仅是对僧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一方面诗名传颂千里之外,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文学形式和规则的重要性,即“律行”要求诗歌在格律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亲近自然,以山为伴,使用草本植物编织成的物品,并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摒弃。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叮咛,希望朋友能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通过“云门”(意指禅定之门)进入那个超然物外的境界,并且要随顺自然的法则去生活。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