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东昏(dōng hūn)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思维迟钝,行为荒唐可笑。
海陵(hǎi líng)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建元(jiàn yuán)的意思:建立朝代的年号。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萧梁(xiāo liáng)的意思:形容荒凉、冷落、寂静无声的样子。
萧何(xiāo hé)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埋没或不得善终。
郁林(yù lín)的意思:郁郁葱葱的森林,形容树木茂盛、繁荣昌盛的景象。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 注释
- 齐主:南齐的君主。
萧道成:南齐开国皇帝。
萧何:西汉初年的丞相。
武帝:指代某个在位的皇帝。
郁林王:具体的一个武帝称号。
海陵:地名,可能与皇帝封地有关。
鸣帝鸾:凤凰鸣叫,象征吉祥。
东昏至和帝:从东昏侯到和帝,多位君主。
七主:七个君主。
不足论:不值得详细讲述。
二十有四年:二十四年。
萧梁:南朝梁朝。
建元:建立新朝并设立年号。
- 翻译
- 南齐的君主萧道成,是汉代名臣萧何的后代。
武帝指的是郁林王,他在位时海陵地区有凤凰鸣叫的祥瑞之兆。
从东昏侯到和帝,这七个君主都不足以详细讨论。
到了二十四年,萧梁王朝终于开始建立并确立年号。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简所作的《历代诗·其十四·齐》。诗中通过对齐国历史的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思考。
"齐主萧道成,乃是萧何孙。" 这两句点明了齐国的建立者是北魏大臣萧道成,他是萧何的孙子。萧何在南朝历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辅佐江左(今江苏一带)的政权,维系了当时的社会秩序。
"武帝郁林王,海陵鸣帝鸾。" 这两句则提到了齐国的几个皇帝:武帝郁林王是指萧道成死后被追尊为武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海陵鸣帝鸾”中的“鸣帝”应为“鸿”,意指齐文帝,文帝即位后国家初步稳定,社会经济也有所恢复。
"东昏至和帝,七主不足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南齐七个皇帝的看法,他们在位时间短暂,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
"二十有四年,萧梁遂建元。" 最后一句则提到了梁武帝萧衍建立梁朝的时间,即公元502年。这也意味着南齐的灭亡和南朝历史新篇章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准确的史实,勾勒出了南齐短暂而又复杂的历史轮廓,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