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残暑(cán shǔ)的意思:指仍然炎热的残余夏季。
方志(fāng zhì)的意思:方志是指古代地方志书的简称,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的情况和变化的书籍。
孤嫠(gū lí)的意思:指丧偶的妇女。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河渭(hé wèi)的意思:比喻事物迥然不同,差别极大。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老我(lǎo wǒ)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辽东(liáo dōng)的意思:指长时间不见面的朋友或亲戚相见时,彼此感到非常亲切和亲近。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阡陌(qiān mò)的意思:形容道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稔恶(rěn è)的意思:指坏人做坏事多而且经验丰富。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衰病(shuāi bìng)的意思:指人体衰弱疾病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西迁(xī qiān)的意思:指向西方迁徙,特指中国古代人民由中原向西北、西南或西方迁徙的行为。
约己(yuē jǐ)的意思:以自己为标准或准则,要求自己更严格。
震怒(zhèn nù)的意思:极度愤怒或激动的状态。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四方志(sì fāng zh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能够广泛地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况和知识。
- 翻译
- 八月的暑气渐渐消退,秋意在庭院树木间弥漫。
难道我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是衰老疾病让我承受着严寒和露水的侵袭。
辽东的凶残奴仆,作恶多端触怒了上天。
南北终将统一,我却在此感叹命运多舛,未能逢时。
子孙们要努力向西迁移,那里的风俗淳朴是我向往的。
约束自己,照顾孤儿寡妇,教育孩子自立门户。
田间的黍稷稻谷生长茂盛,野鸡野鸟足够填饱餐桌。
我愿永远成为黄河渭水边的百姓,不怕长途跋山涉水的艰辛。
- 注释
- 残暑:残留的暑热。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四方志: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衰病:年老体衰和疾病。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稔恶:长期作恶,罪行累累。
会当:应当、必然。
悲不遇:感叹生不逢时。
西迁:向西迁移,可能指避难或寻求更好的生活。
孤嫠:孤寡之人。
教子立门户:教育孩子自立门户,建立家庭。
黍稌:泛指谷物,如黍和稌(稻)。
匕箸:餐具,匕首和筷子。
河渭民:黄河和渭河两岸的居民。
关山路:关中的山路,可能指迁移的路途。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仆顷在征西大幕登高望关辅乐之每冀王师拓定得卜居焉暇日记此意以示子孙》。诗中描绘了八月秋意渐浓,暑气消退,庭院里充满秋声,反映出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他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四方,但因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只能面对霜露的侵袭,感叹壮志未酬。
诗中提到辽东的黄头奴作恶多端,引起了上天的震怒,暗示了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现实。诗人期待天下早日统一,自己却在此时感到命运多舛,未能实现理想。他对子孙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向西迁移,寻找更好的生活之地,强调风俗淳朴的地方是他所向往的。
诗人还表达了自我约束和家庭责任,教导子孙要自立门户,勤于农事,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满足基本生计。他期望子孙能在黄河渭水流域安居乐业,不必畏惧长途跋涉。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又有对后代的关怀和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芝云堂以古乐府分题赋得短歌行
白日苦易短,百岁良非长。
今日花间露,明朝草上霜。
黄河无停波,浩浩东入海。
弱水隔神山,灵药何由采。
羲和总六辔,苍龙挟其辀。
回车谒王母,蛾眉生素秋。
虞渊沈暮景,忽在扶桑颠。
孰知青天上,年年葬神仙。
尊中有美酒,潋滟浮春香。
调笑青霞侣,婵娟紫云娘。
今日不饮酒,奈此白日何?
来者日益少,去者日已多。
太极那能穷,浑沌不可补。
不如醉乡人,一息同千古。
谁云刀圭药,可以养神骨。
天运未可期,且尽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