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摆渡(bǎi dù)的意思:指在两岸之间来往运送人或物,比喻在不同领域、不同立场之间进行调和、传递或交流。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碧鸡(bì jī)的意思:形容男子容貌俊美,像碧玉一样美丽。
放溜(fàng liū)的意思:指放纵、放任、不加约束、不加限制。
花水(huā shuǐ)的意思:形容花朵在水中漂浮的景象,比喻虚华浮薄、不真实的事物。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佳期(jiā qī)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光或有利的时机。
金马(jīn mǎ)的意思:指金色的马,形容马匹非常珍贵、出色。
七月(qī yuè)的意思:指夏天的七月,也可泛指夏季。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烧灯(shāo dēng)的意思:形容夜间不休息,继续学习或工作。
水发(shuǐ fā)的意思:指头发湿润,形容发丝光亮、柔软。
松花(sōng huā)的意思:指松树上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渔家傲·其七》描绘了滇南秋季的独特景色和节日氛围。首句“七月滇南秋已透”点出时令,虽是秋季,但南地气候温暖,秋意渐浓。接着,“碧鸡金马山新瘦”以“新瘦”形容山色在秋雨洗礼后显得更加清秀。
“摆渡村西南坝口。船放溜”描绘了乡村渡口的宁静与忙碌,船只顺流而下,预示着夜晚的到来。“松花水发黄昏后”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景象,松花盛开,水面泛起微光。
进入七夕之夜,“七夕人家衣襮绣”,人们穿着华丽的衣物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女子们展示着她们的针线技艺。“巧云新月佳期又”则写出天上的云彩和明亮的新月,象征着爱情与团圆的美好寓意。
“院院烧灯如白昼”描绘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壮观场景,犹如白天一般热闹。“风弄袖”则通过微风轻拂衣袖的动作,传达出节日的轻松与欢乐气氛。最后,“刺桐花底仙裙皱”以刺桐花为背景,增添了诗意,暗示了女子们在花下欢庆的动人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滇南地区七夕节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
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
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
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
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
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
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
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
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
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
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
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