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断碑(duàn bēi)的意思:形容事物残破不全或失去往日的荣耀。
见话(jiàn huà)的意思:指言辞冲撞、无礼或失言。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前事(qián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并且已经过去的事情。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世孙(shì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指后代子孙。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右军(yòu jūn)的意思:指在军队中担任右翼的军队或部队。
- 鉴赏
这首诗《右军祠堂》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右军)的追思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王羲之墓祠的景仰与怀念,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深远影响的感慨。
首句“欲吊右军千载魂”,诗人以一种崇敬而又略带哀愁的心情,表达了想要悼念王羲之千年灵魂的愿望。王羲之作为书法史上的一位巨匠,其作品如《兰亭序》等,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更在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诗人通过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氛围。
次句“祠堂荆棘断碑存”,描绘了祠堂的现状——荒草丛生,断碑残破。这不仅是对现实景象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一种隐喻。断碑的存在,仿佛是王羲之精神的象征,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坚韧不屈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接着,“老僧相见话前事”,诗人与一位老僧相遇,通过交谈,了解了关于王羲之祠堂的往事。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通过老僧这一角色,赋予了故事更多的历史深度和人文关怀。老僧的话语,或许包含了对王羲之的缅怀,以及对后人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期望。
最后一句“问我兰亭几世孙”,诗人自问,是否为《兰亭序》的后代子孙。这一问,既是对自身身份的思考,也是对王羲之书法艺术传承问题的深沉反思。它暗示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追求,以及对未来如何继续发扬光大这一艺术传统的忧虑。
整体而言,《右军祠堂》通过诗人对王羲之及其作品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艺术的深情礼赞。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人物对话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感又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艺术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右丞相张公达明营别墅于汝川记可游者九处绘而为图贻书属晋陵孙某赋之.虾蟆石
天公磔蛙死,堕地化为石。
魁然此江郊,面滞苍烟色。
葱茏一拳青,凝湛半蒿碧。
犹疑老蟾窟,尚吐月中液。
我来蹈其背,坐睨倚天壁。
鼓吹不复鸣,烟雨空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