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尸林》
《与尸林》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长携一笠逐枯藤浮月匡云许共登。

既向石头断梗,又从海岸残灯

几人患难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

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寒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山(bǎo shān)的意思:比喻非常有价值的财富或资源。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断梗(duàn gěng)的意思:指断裂的梗,比喻事情中途中断或未能完成。

浮月(fú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海岸(hǎi àn)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缘地带,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极限。

寒冰(hán bīng)的意思:非常寒冷的冰冻状态

患难(huàn nàn)的意思: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时刻,互相支持和帮助。

空手(kōng shǒu)的意思:空手指没有拿着东西的手,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凭借或没有成果。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人患(rén huàn)的意思:指因为某人而遭受困扰或祸害。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余病(yú bìng)的意思:指疾病未完全康复,还有残留的病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首句“长携一笠逐枯藤”,形象地展现了僧人随性而行的生活状态,一顶斗笠伴随他穿越荒野,象征着简朴与自由。接着“浮月匡云许共登”一句,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月光与云彩都是他的旅伴,共同见证他的旅程。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两句,通过对比石头与断梗、海岸与残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断梗比喻人生的挫折与困境,残灯则象征着希望的微弱与不易寻觅。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羡慕。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疾病,而他却羡慕那些能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人。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最后,“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两句,以宝山比喻珍贵的机会或理想,寒冰则象征现实的严酷。诗人感叹即使亲自到达了梦想的彼岸,最终也只能两手空空,只能与寒冷的现实相伴。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间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函可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咸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槠洲里徐畋方谏自长沙来为别问客几何曰半年矣临别为赋

君为湘水燕,我作衡阳雁。

雁去燕方留,白云草迷岸。

(0)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

卧听风雷叱,天官赦小臣。

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

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

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

(0)

题古涧

市腰石有千年涧,石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应有望,不知龙向此中蟠。

(0)

偶成二首·其二

乌兔东西不住天,平生奔走亦茫然。

向来鞅掌真堪笑,烂熳如今独自眠。

(0)

发高沙·其三

一日经行白骨堆,中流失柁为心摧。

海陵棹子长狼顾,水有船来步马来。

(0)

寿俞尚书七十九

后皇深助顺,命世烨生贤。

临汝葱佳气,罗浮降散仙。

春兰早无对,秋竹晚弥坚。

稳击三千水,高腾尺五天。

清癯迂叟侣,温厚醉翁然。

献纳星辰上,司存雨露边。

常情难勇退,定力竟孤骞。

此夕寻常夕,明年八十年。

金猴转空柄,璿象灿丁躔。

中令汾阳考,平章潞国权。

龙钟笑裴度,矍铄过文渊。

阴阳无尽藏,真源不老仙。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