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蓟门(jì mén)的意思:指门庭草木繁盛的样子,形容景象美丽、繁华的样子。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毗陵(pí líng)的意思:指非常接近或相当,毗邻。
岐路(qí lù)的意思:指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道路或选择不同的方向。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簪绂(zān fú)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送吴人陆之箕》。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客有登台赋远游,蓟门金尽坐高秋。”以友人登高远眺,准备踏上旅途的形象开篇,暗示了离别的氛围。接着“蓟门金尽”四字,既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也暗含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挑战。
颔联“总怜岐路无知己,不向风尘为白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担心友人在旅途中孤独无依,难以找到知音,因此不愿让友人为此而白头苍苍,饱经风霜。
颈联“木落毗陵看过雁,月明张翰倚扁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友人或许在旅途中会看到南飞的大雁,想起古人张翰的典故,借以寄托思乡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尾联“未将簪绂论多病,草色姑苏到自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担心友人在仕途或生活中遭遇挫折,但更多的是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与忧虑。最后,“草色姑苏到自愁”一句,以草色象征友人未来道路的未知与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时的场景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共同忧虑,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