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三咏·其三》
《田家三咏·其三》全文
宋 / 叶绍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秋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红袖(hóng xiù)的意思:红袖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指的是女子的红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容貌。

秋千(qiū q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感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田头(tián tóu)的意思:指田地的边缘或角落。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灶额(zào é)的意思:指额头上的汗,比喻工作劳累。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注释
抱儿:抱着孩子。
田头:田间。
饭:饭食。
画鬓:精心打扮。
浓调:精心调配。
灶额:灶台。
烟:炊烟。
争信:怎能相信。
春风:春天的风。
红袖女:穿红衣的女子。
绿杨:绿色的杨柳。
庭院:院子。
秋千:荡秋千。
翻译
抱着孩子还要送到田间送饭,她精心打扮,灶台上炊烟袅袅。
谁能相信春天里红衣女子的美丽,绿色杨柳院中,秋千正在荡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体会和美好情感。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位母亲或妻子在田间为劳作中的亲人送去午餐的情景。其中,“抱儿”展示了家庭的温馨与母爱,“田头饭”则透露出农家生活的艰辛和简单。而“画鬓浓调灶额烟”描绘的是母亲或妻子在做饭时,可能因为忙碌而未及整理发鬓,面容也带着一丝汗水与劳作后的烟熏,这些细节都极富生活气息。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另外一个场景。这里的“争信春风”意味着春天到来时,人们对美好季节的喜悦与向往。而“红袖女”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农家少女在春日里忙碌劳作的情景。“绿杨庭院正秋千”则描绘了秋天来临时,庭院中绿意盎然的杨树以及成熟的谷物,这些都是农业社会丰收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辛勤与乐趣,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和农耕文化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叶绍翁

叶绍翁
朝代:宋   字:嗣宗   号:靖逸   籍贯:处州龙泉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猜你喜欢

新楼诗二十首·其十

一峰凝黛当明镜,十仞乔松倚翠屏。

秋月满时侵兔魄,素波摇处动龟形。

旧深崖谷藏仙岛,新结楼台起佛扃。

不学大蛟凭水怪,等闲雪雨害生灵。

(0)

题友人屋

松底诗人宅,闲门远岫孤。

数家分小径,一水截平芜。

竹节偶相对,鸟名多自呼。

爱君真静者,欲去又踟蹰。

(0)

新竹

袅袅薰风软,娟娟湛露光。

参差仙子仗,迤逦羽林枪。

迥去侵花地,斜来破藓墙。

箨乾犹抱翠,粉腻若涂装。

径曲茎难数,阴疏叶未长。

懒嫌吟客倚,甘畏夏虫伤。

映水如争立,当轩自著行。

北庭尊酒兴,还为此君狂。

(0)

宫词

宫门长闭舞衣闲,略识君王鬓便斑。

却羡落花春不管,御沟流得到人间。

(0)

城南访裴氏昆季

相思起中夜,夙驾访柴荆。

早雾桑柘隐,晓光溪涧明。

村蹊嵩棘间,往往断新耕。

贫野烟火微,昼无乌鸢声。

田头逢饷人,道君南山行。

南山千里峰,尽是相思情。

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

荒圃鸡豚乐,雨墙禾莠生。

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0)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

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

叔继赵平原,偏承明主恩。

风霜推独坐,旌节镇雄藩。

虎士秉金钺,蛾眉开玉樽。

才高幕下去,义重林中言。

水宿五溪月,霜啼三峡猿。

东风春草绿,江上候归轩。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