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陪 董 内 召 登 高 唐 /廖 匡 图 祝 融 峰 下 逢 嘉 节 ,相 对 那 能 不 怆 神 。烟 里 共 寻 幽 涧 菊 ,樽 前 俱 是 异 乡 人 。遥 山 带 日 应 连 越 ,孤 雁 来 时 想 别 秦 。自 古 登 高 尽 惆 怅 ,茱 萸 休 笑 泪 盈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怆神(chuàng shén)的意思:形容内心悲伤、凄凉的样子,失望或痛苦到极点。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孤雁(gū yà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没有伴侣或支持者。
嘉节(jiā jié)的意思:嘉节是一个形容词成语,表示品质高尚、道德行为端正的意思。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山带(shān dài)的意思:山带是一个描述山脉相连的意象,用来比喻一个地区或一片区域的自然环境。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注释
- 祝融峰:祝融峰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这里指代高山。
嘉节:美好的节日,如重阳节。
怆神:心生悲伤。
幽涧菊:隐秘的山涧中的菊花,象征高洁和思乡之情。
异乡人:指身在他乡的游子。
遥山带日:远处的山峰与落日相接。
连越:连接越地,古代区域名。
别秦:离开秦国,可能暗指离家或故国。
登高:登山赏景。
惆怅:忧郁、伤感。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传统,象征避邪。
泪盈巾:泪水打湿了衣巾,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在祝融峰下度过佳节,相互对视怎能不心生哀伤。
在烟雾缭绕中一同寻找幽深的山涧菊花,酒杯前都是身处他乡的人。
远处的山峦映着夕阳,仿佛与越地相连,孤雁飞过,勾起了我对秦国的思念。
自古以来,登高总会引发人们的感伤,茱萸啊,你不要嘲笑我泪水打湿了衣巾。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廖匡图的《九日陪董内召登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重阳节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祝融峰下邂逅重阳佳节时的情感交流。"相对"二字传达了一种亲密无间的氛围,而"怆神"则表明这种情谊交融之中带有一份难以言说的感伤。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诗人与友人在迷雾般的自然环境中共同寻觅着幽静的山涧菊花,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暗示了他们作为异乡人的共同情感。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光日色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别秦"二字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代登山者都难免有一份惆怅之情的感慨,而自己在此时此刻也不例外。"茱萸"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谊;"泪盈巾"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哀与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寄寓于山水之间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乡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