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猿出槛心虽喜,伤鸟闻弦势易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口风(kǒu fēng)的意思:表示言辞或消息的传递方式或方式。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弄水(nòng shuǐ)的意思:指无法掌握、驾驭或处理好水,比喻无法应付事物或处理问题。
浓翠(nó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绿意盎然。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伤鸟(shāng niǎo)的意思:比喻伤害弱者或无辜的人。
水亭(shuǐ tíng)的意思:水亭是指建在水边的亭子,也用来比喻临水而建的房屋。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往岁(wǎng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过去的年份。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 注释
- 往岁:过去的一年。
曾:曾经。
游:游览。
弄水亭:一个靠近水边的亭子。
齐峰:连绵的山峰。
浓翠:翠绿的颜色。
暮轩:傍晚的亭子。
横:横卧,遍布。
哀猿:悲哀的猿猴。
出槛:跳出栏杆。
心虽喜:心里虽然高兴。
势易惊:容易受到惊吓。
病后:病愈之后。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职。
殊寡兴:完全没有兴致。
老来:年老的时候。
泉石:泉水和石头,常用来象征自然和隐居生活。
倍关情:更加关心。
今朝:今天。
池口:池塘边。
风波静:风平浪静。
遥贺:远远地祝贺。
山前:山的前面。
颂声:赞美的声音。
- 翻译
- 往年曾在弄水亭游玩,那时峰峦翠色满眼,傍晚时分横卧在眼前。
悲哀的猿猴跳出栏杆,虽然心中喜悦,但听到弓弦声却容易受惊。
病愈后官帽不再让我有兴致,随着年老,对山水之情更甚。
今日池塘边风平浪静,我远远地祝贺山前有赞美之声响起。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诗人徐铉所作,名为《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个人经历变化后的感慨。
“往岁曾游弄水亭,齐峰浓翠暮轩横。”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过去游览时的情景,“弄水亭”表明是与水有关的场所,可能是一处湖泊或溪流旁的亭子。这里通过“齐峰浓翠”的形容词组合来展示山色之美,与“暮轩横”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悠长且静谧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哀猿出槛心虽喜,伤鸟闻弦势易惊。”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一种生态关系。这里“哀猿”指的是猿猴发出悲鸣声,而“伤鸟”则是听到琴音而感到惊吓的鸟类。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动物世界的细腻观察和同情心。
“病后簪缨殊寡兴,老来泉石倍关情。”这两句则转向了个人经历的变迁。“病后”二字表明诗人曾经生病,病愈之后,他对于装饰打扮(“簪缨”)的兴趣大减,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某种改变。而“老来泉石倍关情”则揭示了随着年龄增长,对自然界中如泉水、岩石等元素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
最后两句,“今朝池口风波静,遥贺山前有颂声。”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早晨景象。诗人观察到“池口”处风平浪静,并且远方传来了赞美的声音(“有颂声”),显示出一种祥和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于自然的深刻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庄节妇三首·其三
痴子啼复急,良人暮不还。
彷徨妾心悸,负儿出门看。
死者为妾身,暴尸门外湾。
匍匐往见缚,割裂肠与肝。
苟能绝仇领,何事空摧残。
稽首告青天,饮恨赴奔湍。
湍水照妾心,湍月照妾颜。
妾恨何时终,岁岁如转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