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华山云际寺》
《游华山云际寺》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

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

殷勤岩石,秪恐再来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华中(huá zhōng)的意思: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或行为。

凉天(liáng tiān)的意思:指天气凉爽,适合户外活动。

秦塞(qín sāi)的意思:秦塞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地区,也表示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荒僻。

相应(xiāng yìng)的意思:相符合;相符合的

岩石(yán shí)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事物或人。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注释
少华中峰寺:位于少华山中的中峰之上的寺庙。
高秋:深秋,秋季的末期,气温较低。
众景:各种景色,众多景致。
归:汇聚,集中。
地连:地域相连,地理位置上接壤。
秦塞: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边塞、关隘,象征古代秦国的疆域。
起:延伸,指向远方。
河:此处指黄河。
隔:隔开,相间隔。
晋山:指山西境内的山脉,泛指晋地(今山西省)的山川。
微:渺小,微茫,形容从远处看山体模糊不清。
晚木:傍晚时分的树木。
蝉相应:蝉鸣声相互应和,此起彼伏。
凉天:凉爽的天气,秋季的天空。
雁并飞:大雁成群结队一同飞翔。
殷勤:情意深厚,诚挚恳切。
记:记住,铭记。
岩石:山上的岩石景观。
秪恐:只怕,唯恐。
再来稀:再次来到这里的机会很少,难以重游。
翻译
秋高时节,众多景致汇聚于少华山中的中峰寺。
寺庙所处之地连接着秦地的关塞,遥望黄河,对面晋山显得渺远微茫。
傍晚时分,林木间蝉鸣声此起彼伏,凉爽的天空中雁群并肩翱翔。
我深情地铭记这里的岩石风貌,只怕将来再难有机会重游此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山云际寺时的景象和心境。"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一句,通过对华山主峰少华顶的描述,传达出高远之感,同时也点出了季节为深秋,万物收藏,景色归于静谧。

接着的"地连秦塞起,河隔晋山微"两句,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这里的地理特征如秦塞、晋山,通过河流的隔绝,使得空间感更为开阔,给人以深远之感。

"晚木蝉相应,凉天雁并飞"两句,则是对秋季声音和视觉景象的描写。晚间的树林中蝉鸣声此起彼伏,与凉爽天气下飞翔的雁队相呼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最后,"殷勤记岩石,秪恐再来稀"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游历经历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怀念之情。"殷勤记"意味着深切地回忆,而"秪恐再来稀"则透露出一种担忧,即未来能否再次光临这个地方,故而珍惜此刻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景色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机遇难得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兰花与毛正仲运使·其二

从来托迹喜深林,显晦那求世所闻。

偶至华堂奉君子,不随桃李斗氤氲。

(0)

游苕溪道场山

东风吹雨过城闉,日照河堤柳映津。

雨桨差差摇燕尾,千山漠漠散鱼鳞。

长缘绝境关幽梦,尚喜兹游及暮春。

兰蕙未衰桃李在,蜂喧鸟咽莫愁人。

(0)

余初入智果院

泰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

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

胸中廓秋汉,皎绝微云滓。

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

正贵知我希,宁惭不吾以。

风云果再符,六翮排空起。

一昨厌承明,抗章求迤逦。

馀杭古雄藩,比屋富生齿。

立谈政即成,兴不负山水。

雍容敦末契,访我顽且鄙。

大旆辉松门,禽猿亦惊喜。

森森门下士,左右粲珠履。

使君道德姿,圭角非所恃。

软语如春风,薰然著桃李。

今朝真胜事,千载足遗美。

安得笔如椽,磨崖为公纪。

(0)

寄莘老

十年手把使君麾,一日归来践赤墀。

偶尔梦中成故事,凛然霜后见奇姿。

枯荄在昔尝叨荫,微蚋于今赖附驰。

况有云庵閟深谷,他时香火与君期。

(0)

和粹老云居之句·其四

云中笑语觉风生,摩诘今时令独行。

摇首谁能拜弥勒,皱眉却合怕渊明。

(0)

离赣上

昨夜水生三尺来,匆匆相送若相催。

大声振地潜鱼跃,白浪粘天高岸摧。

宿雨未收云霭霭,春鸥无数雪皑皑。

问奴新酿犹馀否,为我临溪开一杯。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