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荣(āi róng)的意思:指因忠诚、坚贞而受辱,却因此而受到高度的赞誉和尊敬。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怡(bù yí)的意思:不快乐,不舒适
超忽(chāo hū)的意思:形容忽视或忽略得非常严重。
故心(gù xīn)的意思:指心思不专一,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做事。
何期(hé qī)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怀念(huái niàn)的意思:对过去的人或事物感到思念和惋惜。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来集(lái jí)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某项活动或讨论。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流迈(liú mài)的意思:形容水流迅速流动,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或变化。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谁当(shuí dāng)的意思:指不确定某个人能否胜任某项任务,需要进一步选择或确定。
夙昔(sù xī)的意思:夙昔指从很早以前一直到现在的时间段,也指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中情(zhōng qíng)的意思:指掌握、了解事物的真正情况和内情。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梅守箕所作,名为《悼亡》。诗中以日月流逝、霜露降临、众芳凋零为喻,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易逝、离合无常的感慨。诗中“物象贵其新,故心谁当持”一句,既是对自然更迭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整体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逝者的深情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早春梅山
昨夜何人雪里归,岭头折得去年枝。
莫将寒暖分南北,直为春光剖破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