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尘缨(chén yīng)的意思:指战争中战马奔驰时扬起的尘土和缰绳。比喻战争或竞争中争先恐后的情景。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贾客(jiǎ kè)的意思:指商贾、客商。也用来形容精明能干的商人。
蒹葭(jiān jiā)的意思:指茂盛的草木。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渺茫(miǎo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确定,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前此(qián cǐ)的意思:前一次,以前的某个时刻或某个事件。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震泽(zhèn zé)的意思:震动湖泽,使其波涛翻滚。比喻有声望、有威势,使人敬仰。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顾观的《过松江诗》描绘了吴淞江广阔壮丽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首句“吴淞三万六千顷”展现了江面的浩渺无垠,与震泽相连,景象宏大。接下来的“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通过自然景象,如鸿雁南飞和芦苇白露,渲染出秋意浓厚的氛围。
“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两句,通过秋风中的笛声和傍晚时分商船的行踪,描绘了江上生活的动态画面,渔歌与商旅交织,增添了江边的生动气息。最后,“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三十年前他曾频繁往来此地,但如今身上的尘世俗气仍未洗净,暗含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融入了人生的沉思和对过去的追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之初风雨凄冷如穷秋兀坐不夜堂二首·其二
风雨四月初,正作穷秋寒。
朱明方更候,阴沴时相干。
阴阳天自便,寒暑无必然。
玄冥与祝融,政事谁得专。
江乡累岁饥,一饱望今年。
不知谁不仁,探喉夺其餐。
柯山穷老人,方暑愁衣单。
似闻林笋立,矗矗戈戟攒。
但知饮美酒,折取共朝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