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田间事》
《忆田间事》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小盖行障日,枯筇倚风

入田催种稻,行圃看浇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ánjiānshì
sòng / xiàngānshì

xiǎogàixíngzhàngqióngfēng

tiáncuīzhǒngdàoxíngkànjiāoc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枯筇(kū qióng)的意思:指竹子干枯、失去生机的状态。比喻人老朽无能、失去精神。

行障(xíng zhàng)的意思:指遇到困难、阻碍而无法继续前进。

倚风(yǐ fēng)的意思:指人或物倚靠在风中,形容人或事物依赖别人或外部条件才能存在或发展。

障日(zhàng rì)的意思:阻挡太阳,使光线无法照射

翻译
小盖遮挡阳光,枯竹依靠在风中。
走进田间催促种稻,走过菜园查看灌溉葱绿。
注释
小盖:遮阳的小伞或篷子。
行障:行走时用来遮挡的东西。
枯筇:枯萎的竹杖。
立倚:站立依靠。
入田:进入田地。
催种稻:督促种植水稻。
行圃:在菜园中行走。
浇葱:灌溉葱类植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间劳作图景。"小盖行障日",诗人用一顶小小的草帽遮挡烈日,展现了农人辛勤劳作时的朴素和艰辛。"枯筇立倚风",他手握一根干枯的竹杖,倚靠在微风中,形象地刻画出农夫在田间休息的场景,显示出他的坚韧与耐力。

"入田催种稻",诗人笔触细腻,写出农人在稻田里忙碌的身影,催促着播种的季节,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行圃看浇葱",则转而描绘在菜园里精心照料葱苗的情景,体现了农人对土地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农事知识。

整体来看,项安世的《忆田间事》通过简练的诗句,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既展示了农人的辛勤劳动,也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贫土乐和越中胡天岫四首·其三

茆檐时雨至,承霤以濯足。

岂云离世荣,干禄谅匪禄。

闭门乐春时,邻卉为我馥。

无求简往来,持此劝比屋。

(0)

捉搦歌四首·其一

犁中偾辕巳生犊,麻秸煮饭反为粥。

翁姥抱孙犹反目,老女出嫁阳复哭。

(0)

仆病行

甃鸧南飞鬓毛秃,赤日上山脚皴瘃。

仆夫咨嗟荷担苦,十日黄泥九不沐。

我携长足三奴丁,一已委顿僵欲瞑。

悯其惫困载船尾,赎药入市寻豨苓。

呻吟永夜唳病鹤,东风长叫思沧溟。

遣之归附估船后,却宿家音涕沾袖。

为报堂前垂白人,莫言游子形容瘦。

(0)

南昌七里街吊金谭战场

七里街头涉江去,正到金王战场处。

平沙白骨撑乱麻,夜半髑髅作人语。

南行岭上驱车度,遥望江城只烟雾。

道傍颓灶绝人烟,旅店荒荒走狐兔。

舟师指点赤沙洲,固山兀真此屯住。

浮桥十里横大江,毳帐连营截行路。

堑外多夷掘后坟,道侧常仆斫馀树。

江城兵火遭屠戮,犹是饥人啖馀肉。

酸辛儿女葬齿牙,呼吸刀砧充豕畜。

洪都古郡枕鄱阳,曾侍先公守豫章。

三载遗恩诸父老,一夜荒丘万国殇。

义旗一折义士死,章贡台傍剑光紫。

当时草檄讨声桓,千古湖西数行字。

天狼狼顾亦饥鹰,背汉依然故李陵。

翻云覆雨在反掌,涅肤啮指终诬罔。

可怜忠孝古南州,祗殉长蛟入罗网。

我行断发出荆蛮,负骸潜步入吴关。

卖刀何处购仇首,泪尽江猿山外山。

(0)

戏题严子画菊·其一

南邻老君平,读易卧空谷。

枯笔忽生花,淡写半丛菊。

(0)

登报恩寺塔

空界跨六合,俯身窥八荒。

雕镂殚灵怪,雄丽资人王。

晃耀天眼中,倒景摇青苍。

磅礴万古胸,揽此浩茫茫。

孝陵神鬼宅,紫气如龙长。

大江从西来,春流淡淮阳。

莺花帝城满,元后坐明堂。

绿波平燕子,古台下凤皇。

所见但高树,阴沉环御墙。

游子恋云物,山川乱故乡。

郁纡千里目,征鸟东南翔。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