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叔(bǎi shū)的意思:伯叔是指兄弟中年纪比自己大的哥哥和叔叔。在成语中,伯叔常常用来比喻尊长、长辈。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逢辰(féng chén)的意思:逢辰指的是遇到有利的时机或时刻,也可以用来形容逢到吉利的日子或节日。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四起(sì qǐ)的意思:指事物同时发生或同时出现。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喧呼(xuān h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牙璋(yá zhāng)的意思:指人的牙齿之间的缝隙。比喻微小的空隙或间隔。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灾难(zāi nàn)的意思:指不幸的事件或不幸的事情。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生不逢辰(shēng bù féng chén)的意思:指生活不如意,运气不佳,不如意的时候。
以邻为壑(yǐ lín wéi hè)的意思:以自己的利益为重,不顾邻居的困难或需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首句“《南风》不竞死声多”,以《南风》比喻当时社会的不公与混乱,暗示了民不聊生的现状。接着,“生不逢辰可若何”表达了对生不逢时的无奈与哀叹,强调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人尽流离呼伯叔,时方灾难又干戈”描绘了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百姓四处流离失所,呼唤着亲人,生活充满了苦难和危险。
“诸公竟以邻为壑,一夜喧呼贼渡河”揭示了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将灾难转嫁给他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不公。这里使用“邻为壑”这一典故,形象地展现了统治者的自私与冷漠。
最后,“闻说牙璋师四起,将军翻用老廉颇”表达了对正义力量的期待,暗示了民间自发组织起来反抗暴政,寻求改变的决心。其中,“牙璋师”象征着正义之师,“老廉颇”则代表了虽年老但仍能为国效力的英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勇敢抵抗黑暗势力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人们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黄遵宪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八十九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
只有这些儿,含毒喷人,深入骨髓。
三世诸佛畏之如兔见苍鹰,历代祖师远之如龙怖金翅。
唯有活衲僧,嗜之如鼎味,粉骨碎身犹未已。
贪他底,著他底。佛也如何救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