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辉县城见卫水思归》
《登辉县城见卫水思归》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城外河流白练长,城中万户秋光

秋来偏作还家梦,河水东流故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huīxiànchéngjiànwèishuǐguī
míng / xièzhēn

chéngwàiliúbáiliànchángchéngzhōngwàngòngqiūguāng

qiūláipiānzuòháijiāmèngshuǐdōngliúdàoxi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练(bái liàn)的意思:指白色的练子,比喻人的品德纯洁无瑕疵。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河流(hé liú)的意思:河流是指大自然中形成的、由水流组成的河道。在成语中,河流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流动、变化或者人们的生活状态。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登辉县城见卫水思归》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城外河流白练长”,以比喻手法,将卫河比作一条洁白的绸带,形象地展示了河水在秋日阳光下流淌的清澈与绵长,映衬出城市之外的宁静和远方的辽阔。

次句“城中万户共秋光”,则转向城内,写人们在秋日的共同感受,万户人家共享同一片秋色,营造出一种家国一体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后两句“秋来偏作还家梦,河水东流到故乡”直抒胸臆,秋天的到来让诗人更加深切地想念家乡,他想象着河水东流,仿佛能载着他那思乡之情一路回乡。这种借景生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晓起

莺声啼彻众芳丛,着意催人绮阁东。

一枕梨云春思懒,半帘花雾暗香笼。

鬟低发认鬖鬖绿,指印腮留浅浅红。

莫道辽西天样远,昨宵有梦幸能通。

(0)

临江仙.和瞿禅

沦落异乡为异客,茫茫流水长空。

愁闻初雁梦闻钟。云山权小隐,桑海怕重逢。

此处故乡仍第二,缘何求去匆匆。

凭阑高唱满江红。青蚊锋斫地,黄鹤翼乘风。

(0)

玲珑四犯.和瞿禅

不分閒愁,便闻雁当筵,飘泪盈斝。

胶漆初情,未许教人寻罅。

谣诼见妒无端,枉扫尽、远山眉画。

又争妍、翻新花样,重剪入时裙衩。

藏娇空有閒庭院,浪蜂蝶、莹莹朝夜。

蔷薇变幻春消息,闻道徒惊诧。

不惜买赋费金,难复保、长门声价。

望稿砧、山上高寒,何处问天杯把。

(0)

四犯剪梅花.回山息影,闭户理愁。读六禾蓼芦二词,泠然秋色动摇几案间,愈难为怀。爰依韵和之·其一辘轳金井·芦花

鲤鱼风起。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

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澜翻湖底。

愁鱼嚼、与红同碎。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

诸天尘劫待洗。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

鬓白萧疏,对江关颜悴。伊人在水。

访生处、蒹葭乡里。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

(0)

浣溪沙.题王少梅得冯鱼山愤画斋题额

冯唐原是老丹青。犹说云山画未成。

戏将积愤榜斋名。

公子太原裘欲敝,骚人邓尉笛尤清。

前贤手迹袭芳馨。

(0)

踏莎行.题谭篆卿填词图

阀阅蓬瀛,才华泰岱。五陵年少驰车盖。

归来折节作词人,清辞白石分流派。

广雅门墙,清佳堂廨。当年未审周吴在。

南园春结赏花盟,东风青荷垂杨睐。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