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识之无堪底用,归锄荷月且扶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转 孙 初 生 程 弟 有 诗 次 韵 时 予 头 风 适 愈 宋 /方 岳 一 庵 深 掩 两 三 峰 ,白 发 从 渠 自 不 公 。但 有 孙 同 开 口 笑 ,纵 无 檄 亦 愈 头 风 。鸢 肩 火 色 非 吾 事 ,牛 背 烟 霏 在 眼 中 。要 识 之 无 堪 底 用 ,归 锄 荷 月 且 扶 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公(bù gōng)的意思:指不公正、不公平、不公道。
火色(huǒ sè)的意思:指红得发亮的颜色,形容非常鲜艳的红色。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峰(sān fēng)的意思:指三座山峰,比喻三个主要的人或事物。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无堪(wú k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令人难以忍受或无法容忍。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烟霏(yān fēi)的意思:烟雾缭绕、烟尘弥漫。
鸢肩(yuān jiān)的意思:形容衣襟高大,宽肩而挺拔。
之无(zhī wú)的意思:没有任何,毫无
开口笑(kāi kǒu xiào)的意思:指开口笑出声,表示非常开心、高兴。
愈头风(yù tóu fēng)的意思:指病情加重或恶化。
鸢肩火色(yuān jiān huǒ sè)的意思:形容红得像火一样的颜色。
- 翻译
- 一座庵堂隐藏在两三座山峰之间,满头白发任由它自然生长并不公平。
只要有孙子一同欢笑,即使没有官府文书也能缓解头痛。
展翅如鸢的肩膀和火红的脸色不是我追求的生活,眼前只有牛背上飘起的炊烟。
想要理解这一切究竟有何意义,不如回家扛着锄头,陪伴老翁赏月。
- 注释
- 一庵:一座庵堂。
深掩:隐藏。
两三峰:两三座山峰。
白发:白发。
渠:它。
自不公:自然不公。
但有:只要有。
孙同:孙子。
开口笑:欢笑。
纵无:即使没有。
檄:官府文书。
愈:缓解。
头风:头痛。
鸢肩:展翅如鸢的肩膀。
火色:火红的脸色。
非吾事:不是我追求的。
牛背:牛背上。
烟霏:炊烟。
要识:想要理解。
之无:这一切。
堪:何。
底用:究竟有何意义。
归锄:回家扛着锄头。
荷月:赏月。
扶翁:陪伴老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转孙初生程弟有诗次韵时予头风适愈》。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一庵深掩两三峰,白发从渠自不公。"
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隐居之所,是一间深藏在两三座山峰之间的小屋。"白发从渠"表明诗人已经年迈,而"自不公"则是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公平无私,诗人对此有着自己的感慨。
"但有孙同开口笑,纵无檄亦愈头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在孙子的陪伴下,他感到十分快乐。即使没有华丽的宴席,只要孙子一笑,他的头风也似乎随之好转。
"鸢肩火色非吾事,牛背烟霏在眼中。"
这里写的是诗人对外界喧嚣的漠视和自己的生活状态。"鸢肩火色"可能指的是远方山峰上升起的火光,但那不是诗人关心的事。"牛背烟霏"则是形容农事的景象,这些都在诗人的眼中,是他所观察到的自然界和农村生活。
"要识之无堪底用,归锄荷月且扶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对现实的某种不满。在"要识之"中,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认知或理解,而"无堪底用"则是说这种认知难以达到,或者没有实际的应用。"归锄荷月且扶翁"则是在表达诗人希望能够回归到一个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中去。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