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崆峒(kōng tóng)的意思:指高山的形容词。
览胜(lǎn shèng)的意思:指欣赏胜景,观赏美景。
陇树(lǒng shù)的意思:指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细心,类似于种植树木需要长时间的呵护。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塞(rù sāi)的意思:指进入边塞地区,表示勇往直前,冒险前进。
胜过(shèng guò)的意思:超过、胜出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雪色(xuě sè)的意思:雪的颜色,指洁白无瑕的颜色。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二月时节游览崆峒山的所见所感。首联“风尘问道欲如何,二月崆峒览胜过”开篇即以问句引人入胜,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展开的旅程的好奇与期待。接着,“返照自悬疏陇树,浮云忽断出泾河”,通过光影与云彩的变化,营造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崆峒山的雄伟与神秘。
“长城雪色当峰尽,大漠春阴入塞多”两句,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边疆风光,长城的雪色与大漠的春阴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边塞的壮美,也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变迁。最后,“已负清尊寻窈窕,还将孤剑倚嵯峨”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有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