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光初透,清斋户正开。
地僻秋长在,天寒雪作堆。
此诗《坐月》由明代诗人秦年锡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月下景象。首句“皓魄光初透”,以“皓魄”喻指明亮的月亮,巧妙地传达出月光初照时的清新与明亮。接着,“清斋户正开”一句,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清静的斋室中,面对着开启的门户,准备迎接月色的降临。
“影低交竹柏,茵软藉莓苔”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竹柏的影子与莓苔交织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地僻秋长在,天寒雪作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寒冷,同时“秋长在”三字,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增添了诗的深邃感。
最后,“莫言蓬岛远,我已在琼台”两句,运用了神话中的蓬莱仙岛与琼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凡尘,却心向往之,仿佛已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表达,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静谧深远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