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归云洞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自然之美的融合。
“石洞兴衰亦歪风时”,开篇以石洞的兴衰变迁,暗喻世间万物的更迭与无常,暗示着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相似之处。这里的“歪风”可能象征着不正之风或世态炎凉,强调了环境与时代的复杂性。
“因师移锡致云飞”,接着描述了由于高僧(师)的行动,使得云彩随之飘动。这里不仅展现了高僧的超凡能力,也寓意着智慧与道德的力量能够影响周围的世界,甚至自然现象。移锡,即移动行囊,常用来形容高僧的行脚或修行,象征着精神的迁移与心灵的自由。
“云心莫道全无著”,进一步探讨了云的心境。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轻易断定云没有归属或目的,云的飘动或许有着其内在的逻辑与方向,就像人的心灵一样,有着自己的追求与归宿。这里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事物表象背后深层联系的探索。
“广漠解从师去复归”,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自然,指出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云也会遵循某种规律,跟随高僧的脚步去往某个地方,然后又回归原处。这不仅是对自然循环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程的隐喻,暗示着无论人们走到哪里,最终都会回到最初的起点,或是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归云洞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人生、道德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与生命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胡伯晖有诗训豚犬辈次韵以广其意
金风著幕惊新秋,银河摇落光飞浮。
天籁既息虫声啾,书生白发不解愁。
挑灯夜诵疾于流,人生在勤业箕裘。
少不努力进厥修,老将噬脐孰怨尤。
悠悠天壤卑微休,安得独叹命不犹。
昔人忘食兼忘忧,何适非学息与游。
道不敢径川不游,朝吟暮讽夜校雠。
至理渐渍如膏油,好处心会非力求。
不特祇为科第谋,正使积书如邺侯。
手尚不触读岂周,张口云雾正自羞。
学与不学人焉廋,汝曹曾念及此不。
贤师学到无全牛,乃翁为汝相延留。
一官为援乏蚍蝣,欲糊汝口违松楸。
敢辞折腰向督邮,赋归无地堪耕收。
勉旃汲古到索丘,困来时复揩双眸。
《胡伯晖有诗训豚犬辈次韵以广其意》【宋·许及之】金风著幕惊新秋,银河摇落光飞浮。天籁既息虫声啾,书生白发不解愁。挑灯夜诵疾于流,人生在勤业箕裘。少不努力进厥修,老将噬脐孰怨尤。悠悠天壤卑微休,安得独叹命不犹。昔人忘食兼忘忧,何适非学息与游。道不敢径川不游,朝吟暮讽夜校雠。至理渐渍如膏油,好处心会非力求。不特祇为科第谋,正使积书如邺侯。手尚不触读岂周,张口云雾正自羞。学与不学人焉廋,汝曹曾念及此不。贤师学到无全牛,乃翁为汝相延留。一官为援乏蚍蝣,欲糊汝口违松楸。敢辞折腰向督邮,赋归无地堪耕收。勉旃汲古到索丘,困来时复揩双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567c6b626b4c30772.html
有叹·其二
郊原二月天,节物属丹素。
山风欻雪花,野屋欲冰柱。
破除酒边兴,截断口前句。
谁将万玉妃,一一事娇妒。
东皇不无情,退缩自失据。
史君文章家,客子旧能赋。
兹游岂偶然,拟作袖手去。
江梅孤旧约,桃花怅前度。
漂忽几何时,林影映沙步。
层云放皦日,莹澈等僧悟。
一笑百虑馀,如世有晚遇。
预知诗及门,新语谢盐絮。
赠朱远游
远游何方来,峨峨古衣冠。
袖中三百篇,贮月白玉盘。
溪清石濑急,雪冻铜壶乾。
有如山泽仙,外瘠中气完。
便合朱弦弹,细著青瑶刊。
怀哉人未识,飞步江风寒。
喜晴赋呈常守叶梦锡
史君忧民出至诚,欲晴未晴天所矜。
白衣老人无逢迎,香火未收东方明。
指挥六龙扶日行,群阴卷尽见太清。
女撷柔桑男趁耕,熙熙和气满春城。
去年岁事已如许,田头试听老农语。
浙西更著五日雨,麦根烂尽种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