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
《和子瞻濠州七绝.浮山洞》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坐门前石,长看长淮去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府元(fǔ yuán)的意思:府元是一个古代官员的称号,泛指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看长(kàn cháng)的意思:指看待某人或某事物时,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和评价,不轻易下结论。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坐门(zuò mén)的意思:坐在门口,指等待机会或等待被接纳。

注释
洞府:指神仙或隐士居住的地方。
水面:河流、湖泊等水面。
秋潮:秋季的潮汐。
洞门:洞穴或居所的出入口。
幽人:隐士或深居简出的人。
燕坐:安静地坐着。
长看:长久地观看。
长淮:指长淮河,古代的一条重要河流。
船去来:船只来往。
翻译
洞府原本建在水边,每当秋天的潮水涨起,就会漫过洞口退回。
隐士静静地坐在门前石头上,常常看着淮河上的船只来来往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边洞府的静谧景象,洞口紧临水面,每当秋潮涌动,潮水似乎会特意绕过洞门退去。诗人苏辙以“幽人”自比,静静地坐在洞门前的石头上,长久地凝视着眼前的淮河,看着船只来来往往。画面流露出诗人闲适淡然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体悟。苏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濠州浮山洞的独特感受,以及与兄长苏轼(子瞻)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铜柱

丽江炎荒之锁钥,南控安南壤相错。

距关一舍分茅岭,汉家铜柱高岝崿。

伏波峻业何峥嵘,英风万古震寥廓。

当日楼船下交址,疾扫狂童等残箨。

二徵授首传京师,九真革面复疆索。

郡县其地中土同,螳背安敢复张攫。

五季陵迟世多故,部领邪行乃横作。

宋元帅征屡无功,包荒无乃太孱弱。

蛮夷犷悍本性习,朝廷驾驭藉方略。

将帅岂乏英雄姿,推毂无能专委托。

有明英公亦人杰,功与伏波庶相若。

中官继镇求珠犀,纨裤握兵拥帷幕。

遂令封豕肆狂噬,内地旁州恣侵掠。

惜哉用武功不究,议祖捐之满台阁。

爵予世及用羁縻,国威如斯亦稍削。

今代圣神御区寓,六合以内并包络。

况乃近地非辽绝,岁修贡职尤谨恪。

我来行部视边徼,义取诸豫严关柝。

顾瞻前烈迹未湮,来者树立当奋跃。

肯念平生马少游,畏此毒气熏蒸瘴乡恶。

(0)

草桥道中

草桥南去是吾家,十里青青官柳斜。

旧曲何人歌骤雨,荒亭无地问匏瓜。

听来野树多啼鴂,望里居民半艺花。

笑我淹留似胡贾,每逢佳处即停车。

(0)

水帘洞

银河西泻散珠房,东涧镌经满石梁。

遥忆匡庐千尺瀑,何人为筑读书堂。

(0)

海镜庵与文悦上人茶话

佛火鱼龙里,寒潮钟磬边。

数椽空所有,一水息诸缘。

茶色浮鲛市,帆痕落水田。

为言花事后,时见蜃楼悬。

(0)

西河沿酒家题壁·其二

扰扰京尘已白头,眼中难遣是句留。

日来何处无拘束,不在僧窗在酒楼。

(0)

正月晦日作·其三

忆昔两渡河,半载八千里。

娇女病在怀,弃之于垂死。

呼我不绝声,恍惚犹在耳。

行路为酸鼻,而我何堪此。

死别无戚颜,今羡食肉鄙。

君子重绝物,岂不察心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